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11.19
【期号】= 501
【标题】= 技术市场大视角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王圣锋
【专栏】= 观察与思考
【正文】=
 

技术市场大视角

王圣锋  (1992.11.19)

   技术市场大视角
    本报记者 王圣锋
    事实再次告诉人们:改变家乡面貌的“金手杖”就是科学技术。
于是,科技扶贫、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在我市先后实施,同时,也带
来了我市科技体制的变革、技术市场的孕育和发展。
    1987年《技术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使刚刚开放的我市技术市场
“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个个“技术开发公司”、“科技服务部”如
雨后春笋般在大街小巷涌现,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走出高墙大院下海
来。目前,我市各类技术交易机构达200多个,从业的专职和兼职人
员1.4万人。技术合同成交额,1989年为50万元,而今年1—9月猛增
到1700多万元。
    王营村,一辆轿车冒雨驶进胜利弯管厂,这是该厂从油田汽修厂
请来的工程师,专门来设计高效锅炉的。
    年初,东营区史口乡在全省首家建起乡级人才技术市场,短短一
个多月的时间,就引进各类技术人才260多名,成交或达成意向技术
项目29个,预计年底可新增产值200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迅猛
发展的技术市场,正是由于引进了一种崭新的机制,从而极大地促进
了科技长入经济,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进而引发出巨大的经济效
益。以今年1—9月份为例,全市技术性收入新增产值达25500万元,
实现利税14620万元。投入产出比竟达1∶16。技术这一特殊商品的增
值效应,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记者遇到
了一位高级工程师,他动情地说:“最近,我们院的几项新技术成果
被抢购一空,即使是有一定风险,还处于中试阶段的技术,也有不少
企业争着要和我们联合开发。”这充分说明了人们觉醒的科技意识和
大胆的决策魄力。也正是基于此,我市技术市场才开始由技术咨询服
务转向高新技术的开发,以及配套和成套技术的开发,涌现出不少“
高新技术生长点”。
    辛店镇与机电部十二研究所联合成立的胜利电子公司,引进开发
一种真空陶瓷基片,可替代氟里昂制冷,填补国内一项空白,以高技
术赢得了市场。东营新技术实验厂引进开发出中科院研制的多元络合
稀土微肥,在华东六省两市轻工产品展销会上,一次订货150吨。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作为要素市场之一的技
术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著。当扩展我们在技术市场上的视角时
,就不难发现,我市技术市场的发育及技术交易的环境,相对于经济
发展的需要,仍然有些滞后,部分企业的技术市场意识依然淡薄。为
此,我们必须积极改善技术交易的环境,筹建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或科
技一条街,引导企业更多地走向技术市场。同时,我市各级科技推广
服务机构,应尽快转轨变型,由原来的服务型转向经营服务型。另外
,农村技术市场的培育也是一项迫切的课题。据报载,近年来,新泰
市涌现出1000多名农民“科技倒爷”,他们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来
,送出去,较好地充当了科技引进推广中拾遗补缺的角色,成为农村
技术市场上的一支新军。这一典型很值得我市农民效仿。
    总之,我市技术市场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它在不断地引导我们
去追导心目中那脱贫致富的太阳。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