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2.12.10
【期号】= 510
【标题】= 河口区农村经济靠科技大发展  三年来,全区新增产值一千二百多万元,新增粮食一百多万公斤、棉花二十多万公斤、蔬菜二十五万公斤、鲜果近百万公斤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郭本东
【专栏】=
【正文】=
 

河口区农村经济靠科技大发展  三年来,全区新增产值一千二百多万元,新增粮食一百多万公斤、棉花二十多万公斤、蔬菜二十五万公斤、鲜果近百万公斤

郭本东  (1992.12.10)

  河口区农村经济靠科技大发展
    三年来,全区新增产值一千二百多万元,新增粮食一百多万公斤、
棉花二十多万公斤、蔬菜二十五万公斤、鲜果近百万公斤
    河口讯 河口区农业生产自1990年以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狠抓了农业科技攻关活动和开发工作,组织实施项目29项,引进推广
先进技术成果15项,获得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通过科技项目实
施,全区农业新增产值1240万元,新增粮食124万公斤,棉花21.5万
公斤,蔬菜25万公斤,鲜果98万公斤。
    该区在推广粮棉新技术的同时,狠抓了“科技兴菜”工作,承担
了省、市科委下达的“滨海盐碱地大棚蔬菜综合技术研究和开发”2
个项目,在刘松海等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蔬菜种植科技示范户的配合
协助下,大力推广新技术,使大棚蔬菜生产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创出
了亩产蔬菜1万公斤、产值7千元的好效益。1991年,省市科委组织有
关专家教授对这2个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及技术鉴定,10亩高产研究
田平均亩产15764.7公斤,比合同指标增产1764.7公斤,并获得了1
991年度市“科技之最”奖。专家认为:该项目填补了我国滨海盐渍
土地区发展大棚蔬菜的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荣获1992年省科技
进步三等奖。
    由于土地碱化严重。过去该区群众根本吃不上自产水果。为了改
变这一局面,自1989年以来,他们突出抓了以“苹果低产田开发”、
“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重点的经济林建设。该区与山农大、北
镇农校建立起密切的技术协作关系,举办培训班16次,培训人员达20
00人次;在全区推广果园覆草等新技术9项。全区果园面积由建区时
的不足千亩发展到目前的11500亩,在1992年度全市果品评优会上,
这个区选送的样品,有23个被评为优质果品,获县区级总分第一名。
    同时,这个区还组织了“滨海盐碱地枣粮(棉)立体种植技术开
发试验”、“中棉16丰产技术推广”、“耐盐小麦引种及丰产技术开
发试验”等科技推广项目均取得可喜成绩。(郭本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