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3.01.01
【期号】= 520
【标题】= 欲速达不达?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士心
【专栏】= 孤岛风
【正文】=
 

欲速达不达?

士心  (1993.01.01)

   欲速达不达?
    士心
    “欲速则不达”的事情,古今不乏其例。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周容
,写过一篇小品《小港渡者》,大意如下:
    一年冬天,作者从小港去蛟川城,让小仆人(“小奚”)用木简
捆书一同前往。其时,已近日暮,离蛟川城有二里多路。问摆渡人,
赶到城南门,还能不能开着?摆渡人把小仆人上下打量了一番(“渡
者熟视小奚”),回答说:“慢慢走,还会开着;快走,就关了。”
作者以为摆渡人开玩笑,一路小步快跑,往城里赶去。半路上,不想
小仆人一个趔趄,跌倒在地,“束断书崩”。待把书简重新理好扎牢
,赶到城下,门已下锁了。作者始悟出摆渡人所言的哲理,不由感慨
系之。
    这则饶有理趣的小品,为“欲速则不达”作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
注脚。
    按照常理,摆渡人应作如是答:“快走,还来得及;走慢了,怕
就关门了。”实际的回答却恰恰相反,并且一语而言中。何故?其实
,摆渡人并非先知先觉,作者埋下了“渡者熟视小奚”的伏笔吗?想
必是那行色匆匆的小仆人,本来就未束牢的书捆露出“束断书崩”的
端倪了。
    由此看来,“欲速不达”是有特定条件的。假若出门前小仆人把
书捆扎得结结实实,路上不发生人倒书散的麻烦,那城门“速进则阖
”而“徐行尚开”岂不怪了!“欲速则不达”之所以富有哲理,耐人
寻味,是因为它不拘泥于速而达的常规,注意到了矛盾的特殊性。那
么,如果我们离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欲速则不达”视为带有普
遍性的东西,凡事慢比快好,一切都要“徐行之”,那就背离了“欲
速则不达”原有的辩证法,陷入了绝对化。
  时下,提出加速经济发展,有的同志心存疑窦,问题会不会出在这
里呢?欲速未必不达。这个本不该费口舌的常理,似乎有一提的必要。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