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3.01.14
【期号】= 525
【标题】= 创作中的巧与拙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曾耀农
【专栏】=
【正文】=
 

创作中的巧与拙

曾耀农  (1993.01.14)

   创作中的巧与拙
    曾耀农
    “无巧不成书”,乃是艺术界的一句行话,表明艺术是追求精巧
摒弃笨拙的。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描写了一对在贫穷
中挣扎的恩爱夫妻。为了能在结婚纪念日各送对方一件礼物,妻子卖
掉仅有的一头秀发,为丈夫买来一只表盒搭配他那心爱的钟表;丈夫
却卖掉了自己的心爱的表为妻子买了一套发夹,以装饰她那美的头发
。到了结婚纪念日,夫妻见面后互赠礼物,一见到对方的礼品,不由
得啼笑皆非,流下辛酸的眼泪。
    表面看来,巧合似乎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实这种偶然性常常隐
藏着必然的因素。偶然与必然,在生活中也是交错出现的。杰出的作
家之所以能通过巧合的情节写出优秀的作品,就在于他们利用偶然的
事件,来挖掘其中必然的生活哲理,使偶然与必然形成辩证的统一,
成为表现必然的最完美的形式。“巧合”具有永恒的魅力,原因就在
于它不仅反映了必然的真实,而且对生活中的矛盾进行了集中概括和
巧妙衔接。
    如何在文学创作构思故事的时候合理运用“巧合”,这就要求巧
到好处。不偏不倚。
    ——作者在运用巧合手法时,要以生活作基础,还要周密地考虑
造成这种巧合的环境因素、时间因素、性格因素以及其他因素,要巧
得可信,巧得合理。艺术以巧为高,但要防止弄巧成拙;艺术不喜笨
拙,而朴拙乃为大巧。巧夺天工而又不露斧凿痕迹,可谓大巧若拙。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