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3.08.14
【期号】= 617
【标题】= 文学之树常绿——为《爱在心间》作序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李建华
【专栏】= 新作评析
【正文】=
 

文学之树常绿——为《爱在心间》作序

李建华  (1993.08.14)

   文学之树常绿
    ——为《爱在心间》作序
    李建华
    校园文学,是一片很有特色的文学园地。一则因着文学新苗的众
多,二则得益于园丁浇灌的辛勤,所以在学校这片很有生机的人才培
植园地,就有一批又一批的文学苗子成长起来。也许他们今日尚是柔
弱新芽,明天就成长成参天大树。实践已经证明,不少成名作家诗人
都是在学生时代就已崭露头角的。学校,比之于社会,还算一方净土
;学生,自然要单纯些。以他们清澄的眼睛、透明的心灵去观察社会
、体味人生,自会有他们独到的感受。无论是写到亲人之爱,还是师
生之情,或者同学之谊,都是十分的纯,十分的真,十分的美,有些
篇什,读来还是很感人的。愿《爱在心间》的作者们永远保留这份纯
洁和天真。如是,文学之门将永远不拒于你。
    从集中作品看,大多取材于当地,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应属乡土
文学。我为此而感到高兴。作为地域,无论从“人”的角度审视,还
是从“物”的方面观照,黄河口地区都是很有自家特色的一个地方。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而又有志于献身于斯的青年文学朋友,一定要
弄清自己的血脉,开掘自己的源泉,拓展自己的路径。只有觅到自己
的生发之根,才能枝繁叶茂。凡从外面来的文学朋友,都说我们这里
是一处文学宝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矿藏。他们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都能拣得几篇文章回去;而我们置身其中,理应不让他
人。
    集中作品多是出自大中学生或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之手。这也
是可喜之处。当今之世,经济走红,文学倒运,真正肯坐下来爬格子
的人似乎越来越少。文朋诗友相聚,常常为此而摇头叹气。读罢《爱
在心间》,不禁令我很有些兴奋起来。有这么多青年朋友热爱文学,
而且执着如是,这说明东营市文学的未来是大有希望的。当然,总观
全集,也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文笔还嫌稚嫩,有些雕琢
痕迹较浓,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这也是难免的,不可以过分苛求。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