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3.08.31
【期号】= 624
【标题】= 良药未必苦口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陈泽浦
【专栏】= 孤岛风
【正文】=
 

良药未必苦口

陈泽浦  (1993.08.31)

  良药未必苦口
  陈泽浦
    日前,听到父女之间的一段争论:女儿生病需服药,因药苦,不
愿服用。父亲向女儿讲“良药苦口”的道理。女儿反驳道:良药不仅
能治病,而且应该是甜口的。父亲无言以对。
    细细想来,女儿的反驳不无道理。享誉全国的治胃良药“三九胃
泰”,不仅治病效果好,而且味道甘甜。甜口良药占了“味道甜”和
“质量优”两个优势,使久病厌食的病人易于服用,最终达到治病的
目的。也有许多苦味药,治病效果却平平。因此,“味苦”、“味甜
”不应作为判断“良药”、“劣药”的标准。
    由此想来,许多时候,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习惯于居高临下的训
话、声色俱厉的批评。究其认识上的原因,不排除“良药苦口”这一
古训的影响,仿佛只有“苦口”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孰不知,“苦
口”教育在许多时候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在一些青年人中引起
逆反心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思想工作宜“苦”则“苦”,宜“甜
”则“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