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3.09.02
【期号】= 625
【标题】= 纵笔古镇写风流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张松
【专栏】= 献给建市十周年十强乡缜剪影
【正文】=
 

纵笔古镇写风流

张松  (1993.09.02)

  纵笔古镇写风流
  本报记者 张松
    广饶镇是个古镇。
    5500多年历史浓缩成一行行文字,雕刻在记忆的华章里。古朴常
存、炊烟犹在的傅家遗址,朱墙绿瓦、飞檐翘角的南宋大殿,深蕴着
这古镇的沧桑,更有幸目睹了巨变给这古镇带来的风韵。
    漫步在作为县城驻地的广饶镇,既可以嗅到现代文明的气息,又
能领略醉人的田园风光。不过,最能使人探究不止的却是广饶镇跃为
十强之一的成因。“成因?很简单。在注重粮棉生产的同时,倾力发
展优势产业——第三产业”。
    是啊,当粮棉的产出率基本上达到土地的承受极限时,人们往往
会很自然地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广饶镇的2.8万名百姓也毫不例外。
他们不会忘记,1989年,尹蔡村成为拥有50多辆运输车的运输专业村
,从而引发了全镇运输业的兴起,585个运输专业户以年348万元的纯
收益,形成了强大的运输力量。一辆辆奔驰的汽车把广饶与外地连接
起来。运走货物,带来信息,货畅其流,财源亨通。与之密切相关的
市场建设,便以不可遏止的态势大展风流:东关、西关的蔬菜批发零
售市场,五村的建材市场,城南的牲畜交易市场,南三里的商贸市场
,三村的专业批发市场,一村的综合贸易市场,西关的水果批发市场
,城东的瓜果批发市场……或雕梁画栋,或古色古香,建筑风格也迥
异不一。就是这些市场使全镇近万人从事第三产业,市场的年交易额
达到2亿余元,日交易额超过60万元。
    市场的建设,引进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促兴了商业、饮食服务业
和庭院经济。仅商业、饮食业一项全镇就创产值4876万元,获利税82
5万元。更值得广饶镇人自豪的是,这里的庭院经济深入到了千家万
户,全镇有3060户上了项目,年净收入331万元,户均纯收益1080元

    农民闯进大流通,古镇广饶更风流。镇里的领导告诉我:“今年
上半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030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9.5%,
年底能风光风光的超过2.5亿!到时请你再来写一篇。”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