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3.09.15
【期号】= 631
【标题】= 迎春花儿开——我市民营经济巡礼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黄功霖 牟灵法
【专栏】= 金三角巡礼  献给建市十周年
【正文】=
 

迎春花儿开——我市民营经济巡礼

黄功霖 牟灵法  (1993.09.15)

   迎春花儿开
    ——我市民营经济巡礼
    本报记者 黄功霖 本报通讯员 牟灵法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市民营经济就象破土而出的鲜花,竞
相盛开。
    天高气爽的初秋时节,我们来到市民营经济的“娘家”——市个
体劳动者协会。办公室的同志说起建市十年来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情
况,满脸兴奋,如数家珍。建市初期,全市个体工商户仅有10463户
,从业人员15929人,注册资金601万元,年营业额2282万元。建市后
,我市采取积极引导,搞好服务,加强管理,鼓励发展等措施,使全
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到1992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已达38098户,
从业人员80204人,注册资金34121万元,年营业额58784万元,分别
比建市初期增长了264.1%、403.5%、5569.8%和2475.9%。私
营企业从无到有,已达481家,注册资金4787万元,实现年产值10057
万元,营业额51428万元。更令人兴奋的是,全市工商户数和从业人
员连续两年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一。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够快的噢

    信步徜徉在西城商河路综合市场上,只见商品琳琅满目:丰富多
彩的服装,新鲜水灵的果、菜,活蹦乱跳的鱼、蟹,味美飘香的饮食
,让人美不胜收。陪同我们采访的市场管理所副所长李兴华告诉我们
:全国16个省市200多个县区的1550多户在这里经商,经营商品有12
大类、上万个品种,每天市场人员流动达四五万人次,交易额三四百
万元,一年交易额竟超过亿元呢。市场建成七年来,还连续三年获得
“全国文明集贸市场”哩!
    是啊,如今不论你到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漫步大街小巷,个体经
营吃的、穿的、住的、行的,令人眼花缭乱,可谓应有尽有。目前,
全市个体私营商业网点达19701个,占全市社会商业服务网点总数的8
0%以上;实现年零售额3.7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的20.4%
。的确,民营经济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确实给人们带来了诸
多方便。难怪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在农贸市场上买到久违的小耳勺时
也发出啧啧赞叹。
    在利津县供销社的办公大楼工地,我们看到一座投资160多万元
、建筑面积近三千平方米的6层大楼拔地而起,施工人员正在紧张的
进行装饰。让人惊奇的是承建大楼工程的竟是一个私营业主,他就是
获得“全市个体企业状元”的利津镇东南街村的隆立昌。更令人想不
到的是,该县最近三年的大型建筑工程,隆立昌竟干了一半,仅去年
他就承建了六座大楼。目前,隆立昌的企业已发展到200多人,11个
下属单位,其中拥有五个施工队,一个安装队,一个预制厂,一个木
工厂,一个钢筋班,与济南老龄委合办了保健康复中心,和利津镇中
学合办了一处年产200吨的酒厂。十年来,他固定资产由1983年的一
千多元增长到现在的100多万元,1992年创产值600多万元。1991年向
国家纳税14万元,1992年纳税20万元。
    一叶知秋,民营经济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显而易见。现在,个
体、私营企业吸纳了全市26767名城镇待业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减
轻了国家安置就业的负担。我市民营经济仅去年就创工业总产值3.6
3亿元,占地方工业总产值的6.4%。1992年全市民营经济税收达324
3万元,占当年市级税收的17.42%,今年上半年纳税1816.5万元,
占市级同期税收的19.02%。民营经济的发展,真是既利民又利国。
    采访中,我们还接触到一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河口区六合乡个体
木器加工厂厂长盖其俊,勤劳致富后没有忘记众乡亲,他同困难户结
成帮促对子,为他们出资金,帮他们上项目,使他们很快脱贫致富。
近几年他光用在扶持困难户方面的资金就达两万多元。前年,安徽、
江苏遭受严重洪灾,东营区南里屋村个体户吴志顺毫不犹豫地慷慨捐
款五万元。今年3月,孤岛市场卖菜个体户周希花在自己的菜摊前拣
到一万元现金,她巨款面前不动心,将现金原封未动地交给多方打听
后找到的失主。仅去年以来,全市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为教育集资48.
3万元,向残疾事业捐款4.6万元,向“希望工程”捐款6.45万元,
向灾区捐款24.2万元,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26.8万元,认购国库券
728.1万元。这些难能可贵的事迹和沉甸甸的数字,表现出颗颗金子
般的爱国心,折射出光彩照人的动人情!
    春华秋实,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全面开发建设,我市民营经济的明
天必定更加光辉灿烂。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