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3.12.26
【期号】= 675
【标题】= 女检察长的风采——记垦利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春爱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徐教连
【专栏】= 黄河口人
【正文】=
 

女检察长的风采——记垦利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春爱

徐教连  (1993.12.26)

  女检察长的风采
  ——记垦利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春爱
  本报记者 徐教连
    她是一位普通的女性,却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县人民检察院高级女
检察长。作为一名检察官,她用无私的奉献和执著的追求展示了一位
女性自强不息的风采。
    1987年,王春爱来到了垦利县人民检察院,也带来了一个绚丽的
梦:她要用无私的奉献和执著的追求,留下一个女检察官坚实的足迹
。梦与现实的彼岸之间是自强不息的搏击历程。刚开始,王春爱对所
负责的政法工作了解较少,要想尽快熟悉业务,只有铺下身子从头学
起。于是,她参加了法律专业成人自修,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多少
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当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进入梦乡时,王春爱正伏案
疾书,将繁杂的法律专业术语深深印在自己的脑际。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她从一个不懂业务的外行成为熟谙业务的内行,为顺利开展
工作打下了基础。检察工作比较辛苦,在办案过程中常常要风餐露宿
,昼夜奔波,这足以成为男子汉显示钢筋铁骨的资本。而王春爱,这
位普通的女性,却用她的自强与执著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19
91年4月7日,春寒料峭,王春爱便带领几名干警来到垦利县最艰苦的
西宋乡办案。为了详细了解情况,尽快使案件水落石出,她带领干警
们开始了艰难的调查取证。一村村地查,一户户地问,走在乡间的小
路上,有时累得几乎要打趔趄。审讯期间,从早上到夜晚,从夜晚到
白昼连轴转。饿了吃块凉馒头,困了在椅子上打个盹,有时忙的连饭
都顾不上吃。经过几天的努力,她带领干警们连续立案查处了4起经
济犯罪案件。自始至终,王春爱丝毫没有退却。望着疲惫不堪但仍然
面带笑容的王春爱,干警们无不投去敬佩的目光。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王春爱先后主持制
定了学习、工作等13种规章制度。1989年,她和院党组的同志们大胆
地在检察工作中执行了“办案岗位目标责任制,”把竞争机制引入检
察工作,实行了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由办案人负责,定性不准
的由科室长负责,发生错案由检察长负责考评办法。在各种措施的实
施中,王春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靠一身正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魄
力,狠抓了班子建设,带出了一支严格执法的队伍。不仅规范了全院
干警的执法行为,也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检察工作的完成。做为一名人
民的检察官,王春爱以其廉洁自律、两袖清风的高尚品格,向人民呈
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办理各类案件中,她不以熟人从宽,始终坚
持以法律为准绳,找她说情的、送礼的都被她一一回绝。对此,理解
者有之,不理解者也有之。1993年仲秋节的晚上,当工作了一天的王
春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时,等待她的却是几个匿名电话,有的
骂她六亲不认,有的甚至恶语威胁。心底无私天地宽,王春爱丝毫没
有动摇,她坚信她所做的一切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此,她充满
信心。作为一名检察官,尤其是女检察官,“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
要有自信力”,居里夫人的名言激励着她去实现自己绚丽的梦。
    她是一名威严的检察官,更是一名女性,一位母亲。在她睿智、
坚韧的目光里,蕴藏着女性共有的宽厚、善良的慈爱。然而,她却没
有把慈爱过多地给予家人。那年,年迈的父亲因病住院需要动手术,
而王春爱正带领干警在乡镇查案实在脱不开身,家里打来电话,王春
爱捂着话筒,眼含热泪,竟说不出一句话。夫妻两地分居时,女儿留
在姥姥家照看,后来夫妻在一起了,她的工作也更忙了,孩子依照留
在姥姥家。王春爱有时回家看女儿,女儿竟认不出站在眼前的妈妈的
面孔,王春爱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如今说起这件事,王春爱依然
潸然泪下。泪水是洗不掉这些难以忘怀的记忆的,这里面浸透着她无
私的奉献。作为母亲,王春爱没能给女儿太多的爱。她曾许诺一定要
好好守护女儿,弥补对于女儿的爱,如今,女儿终于来到了母亲身边
,王春爱却无法实现她的诺言。她深知,作为一名女性,要成就一番
事业,需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和牺牲。为实现自己绚丽的梦,在
大家和小家之间,她只能选择前者。
    寒来暑往,光阴荏苒,几个春秋过去了,垦利县人民检察院也取
得了优异成绩,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全省检察系统的前列。王春爱,这
位全省唯一的女检察长,正带领全院干警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