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1.13
【期号】= 683
【标题】= 怎样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丁立祥
【专栏】= 工作研究
【正文】=
 

怎样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

丁立祥  (1994.01.13)

   怎样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
    丁立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把国有专业银行逐步转变
为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之一,也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客观要求。本文试把国有专业银行逐步转变为具
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何为国有商业银行。
    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商
业银行。具有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以公有制为主
体根据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目标,我国的商业银行明确的宣告为国有
性质的。我国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种运行
机制。就是将来发展成为股分制的商业银行,也是公有制成分占主体
,国家的股分占绝对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
性质所决定的,否则,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体的性质相
悖的,也无法履行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反之,它会阻
扰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
善。(2)服从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指导。追求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不能
也不应该把获取经营利润作为经营的唯一的目标。国有商业银行既然
是国有的,就应当而且必须建立必要的自我约束机制,在经营活动中
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指导,因
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
化的实际,组织开展好经济活动。(3)坚持“两手”方针。国有商
业银行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贯彻“两手抓”和“两手都要硬
”的方针,做到一手抓业务经营,一手抓党风、行风和廉洁勤业建设。
    二、为什么要建设商业银行。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要求加快专业银行向国
有商业银行的转变。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环。专业银行经营机制转换的滞后,已严重制约
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这主要表现为:政府办企业银行出钱的“供
给制”信贷管理体制,使得企业对计划经济体制依恋;银行信贷规模
和资金投向仍不是根据价值规律和经营利益原则确定,信贷资金投向
和投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跟着“计划走”而不是随着“市场转”;信
贷资金条块分割的格局依然存在,资金市场发展不健全,信贷资金上
下、左右活动空间少。同时专业银行没有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求
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扩张负债规模的冲动异常
激烈,一方面严重影响了专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另一方面又损害了银行的声誉,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2)“复
关”要求加快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按照“复关”的有关规
定,总协定缔约国必须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
国市场,因此,国内金融机构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受到来自国外
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和严峻挑战。从目前沿海开放地区情况看,与外
资银行相比,我国金融机构的劣势充分表现出来。主要体出在:资金
管理体制落后;利率管理体制不合呼国际规范;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滞
后;现代化竞争意识淡薄;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缺少现代金融
服务商品等。
    三、怎样建设商业银行。
    把专业银行逐步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已势在必行,但是不能操之
过急,一蹴而就,只能是逐步的、循序渐进的。(1)专业银行向国
有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首先实行“四个”转变:转变过去在业务经
营上片面理解专业银行是政策性银行和片面强调社会效益的问题;转
变过去按传统分工经营业务的做法,扩大业务交叉的深度和广度。全
放位、多功能,综合性的开拓业务经营,逐步做到客户选银行,银行
选客户,通过双向选择,一方面促使银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另一方
面迫使企业增强信用观念;转变在贷款投向和投量上“村村点火、户
户冒烟”的做法。把有限的信贷资金和规模用在那些投资少、见效快
、效益好的“大、高、外”的企业和“高、精、尖”的项目上去。特
别是农业银行只有实行规模效益,才能逐步摆脱目前存在的贷款面广
量大,“受累不少、效益不好”的经营困境;转变过那种忽视负债和
资产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加强核算观点,加大低成本存款和高利率
贷款的比重,按照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的要求,逐步调整负债和
资产的结构。(2)实行“四个”调整:一是调整经营战略。经营战
略是大调整,要“换脑筋”,改变传统的观念、意识和做法,把经营
意识切实转到市场意识上来,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商业银行经
营的要求;二是调整运行机制;目前,专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不适应商
业银行运作的要求,精减机构,裁减沉员,充实到“直接式业务部”
留有少而精的“参谋式职能部”。突出以经营为中心,以开拓业务为
重点;三是调整信贷结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整信贷投放的形
式,取销信用贷款,各项贷款一律实行财产抵押形式。二是调整贷款
投向,要搞“大而专”、不搞“小而全”,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四是
调整网点布局。点多面广是银行网点布局的特点,这种形式不适应商
业银行网点布局的要求。对区域小、业务量不大的乡镇银行业务可交
信用社有偿代办,腾出一部分人力和物力,占领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带
和进取城市,以此业增强农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这是银行立于不败
之地的有效途径之一。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