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1.08
【期号】= 681
【标题】= 市场涌动金融潮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曹文东 洪思 和平
【专栏】= 经济扫描
【正文】=
 

市场涌动金融潮

曹文东 洪思 和平  (1994.01.08)

   市场涌动金融潮
    本报记者 曹文东 本报通讯员 洪思 和平
    1993年,金融,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这其间,金融的运行
虽曾出现过波折,金融秩序也曾一度紊乱,但这毕竟是工作中的“问
题”而绝非“主流”。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离不开银行。”金
融,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去年,我市金融组织体系日臻完善。有了新的、更快的发展。这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专业银行分支机构迅速发展。一
年内有2家中国银行县区支行相继成立,营业网点遍布全市城镇;二
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一年内先后有4家城市信用社诞生;
三是商业银行的交通银行筹建也紧锣密鼓。这些,已经形成了以人民
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机构并存发展的全新的组织
体系。
    去年,我市金融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城乡居民储蓄。去年上半年
,由于受社会集资、发行股权证、债券等因素的影响,储蓄存款大幅
度下跌,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面对这种局面,全市金融部门都在改
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储蓄种类和形式上动脑筋、下功夫
。5月至7月,国家连续两次上调储蓄存款利率,各行抓住这一有利契
机,纷纷行动起来,大力组织储蓄。在市人民银行组织下举行了全市
范围内的“储蓄宣传月活动”。以上措施,有效地扭转了储蓄存款下
滑的局面。到去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年额达29亿元,比年初增加
4.6亿元。
    由于种种原因,去年各行各业都喊资金紧张。金融部门克服困难
,千方百计筹集融通资金,保证我市重点建设需要。去年1——11月
,全市农业类贷款余额为46082万元,比年初增加620万元,与1992年
同比增加612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双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巩
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支持市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外贸出口创
汇企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去年1——11月,全市固定资金贷款累计
增加3亿元,流动资金贷款累计增加5亿元。三是外汇管理不断加强,
支持各行各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去年,全市外汇收入为1105万美元。
外汇支出962万美元,比前年同期减少22.92%。在外汇支出上,人
民银行及专业行严格控制用汇总量、优化用汇投向,力争把外汇支出
的重点用于工农业生产、大中型企业技改、高新技术开发以及外贸企
业的用汇急需上。去年,金融部门积极参加外汇调剂,共调剂外汇50
0余万美元。为促进我市“三资”企业发展,金融部门采取了倾斜政
策。去年,为30多家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的“三资”企业发放外
汇贷款245万美元,人民币贷款4566万元,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外向型
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市金融业务已逐步从单一办理传统的存、贷、汇
业务中走出来,走向多元化。先后开办了信托、租赁、证券、信用卡
、国际金融、房改等业务。这其中,办理国际业务除中行外,工行、
农行、建行也先后建立了国际业务部,承揽国际金融业务。
    “信用卡”业务去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全市信用卡发行量已
达7000多张。
    全市金融系统还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针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雷厉风行的整改,实行“约法三章”,整
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收到显著效果。到目前,全市金融部门
已清理收回全部违章拆借资金的85%。金融秩序得到迅速好转。
    去年,我市金融可以说是改革的波涛浪涌中走过的。今年,金融
改革更将有大的举措,金融部门面临的将是更大的改革金融潮。按照
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立一
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金融调控体系;建立一个政
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
场体系。新的一年,金融任重而道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