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1.04
【期号】= 679
【标题】= 菜场是个好去处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李玉花
【专栏】= 平凡人生
【正文】=
 

菜场是个好去处

李玉花  (1994.01.04)

   菜场是个好去处
    文/李玉花
    丈夫没有理家的习惯,每天的“菜篮子工程”便成了我的“专利
”。久而久之,“专利”成了专长,竟也体会到不少乐趣。
    下班回来,报个报纸袋,汇入菜场里摩肩接踵的人流,琳琅满目
的菜类和不绝于耳的喧嚷立即将疲倦一扫而光。于是,抖擞精神,集
中思想,开始了仔细的“扫描”和认真的比较。一路过去,两侧的卖
主们尽职尽能地守卫在各自的推位后面,象列队的士兵接受将军的检
阅。稍一驻足,他们就会争先恐后而又不无夸张地推销自己的货物,
并随之送上一片挤出来的近乎讨好的笑容。尽管清楚地知道他们中的
一些人不过是企图将带有水份的菜类换回自己兜中的绝不带水份的人
民币,却也隐隐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来回数次,权衡再三,终于在某个摊位前站住。接下来的必不可少
的价格磋商却又无异于一场激烈的心理战。凭着积累的经验和掌握的
行情,巧妙地运用察言观色、抑扬并举、旁敲侧击、欲擒故纵等“战
术”,使卖方的漫天索钱趋于公道开价。当卖方在似乎吃了大亏的叹
息声中懒懒地抓起秤杆时,自有一种“获胜”的快意。
    虽说价格磋商寸“金”必争,可如果遇到憨厚实诚的农人,货真
价实甚至价廉物美,是绝不会得寸进尺的。并且,按价付款后,往往
大度地无需找零。虽然不过区区几角钱,却能感受到满布皱纹的脸上
绽出的由衷的谢意,从而品尝与人为善的快慰。
    也有拿出一张大票而卖方无零可找的时候,有的竟会极豪爽地一
挥手:“下次再付”!当然绝不好意思等到下次。
    秤是不必紧紧盯住的,倘若做了手脚,也很难看出破绽。如不放
心,自有公秤或他人之秤明察秋毫。偶而发现缺斤少两,便有一种被
侮辱、戏弄的感觉,于是,返身转去,严肃批评,并辅之于职业道德
教育。最终,在面红耳赤的摊贩的道歉声中挽回了自己的尊严。
    经济条件自然是有限的,以有限的支出换来餐桌上不断更新的菜
肴,换来丈夫的深情的目光和儿子的璀璨的笑脸,不禁又多了几分欣
慰。
    于是,更觉菜场是个好去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