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1.08
【期号】= 681
【标题】= 古诗中的月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宋敏强
【专栏】= 读书札记
【正文】=
 

古诗中的月

宋敏强  (1994.01.08)

   古诗中的月
    文/宋敏强
    古人对月有一种偏爱,称之为“万古太阴精”,尤其是多愁善感的
诗人,因了各种各样的缘由,把那“皎皎空中孤月轮”作为自己一种
感情寄托,抒发着亘古的忧思。可以说,这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吟咏过
的月,实实在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部月的文化史。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盘古氏开天辟地,然后猝然死去,他的一
只眼珠便化作了月亮,所以那月才不断地熠熠放光。《山海经》中也
记载着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之后人们对于那冷冷清清的月宫
便赋予了更多更好的幻想。月圆的晚上,仔细看时,分明能看到起舞
的嫦娥、捣药的白兔和斫桂的吴刚。历代诗人对于月的传说多有感触
,以寄托自己的欢欣、孤寂或郁闷的思绪。“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
孤栖与谁邻”的诗句便是如此。乐师在地上弹奏乐曲,美妙的音乐一
直传到月宫,引起了仙人的许多反应,月宫的生活也并非天天轻歌缦
舞,而是跟诗人一样,常常充满着孤独与清冷,“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唐代李贺在《梦天》一诗中以浪漫的笔调写到了
自己在梦中漫游月宫的故事,见到了老兔、寒蟾、玉轮、鸾佩,看着
遥远的杯杯海水和点点烟尘,为后人展开了一幅从月宫看人间万物的
风景画。
    人们给月亮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美丽光环。历史上多少人都借月
抒怀,文人墨客更喜月爱月,传说诗仙李白便是醉酒捉月落水而死。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说李白饮酒的,岂不知
,谪仙一见到月亮,也往往大发诗兴呢。妇孺皆知的《静夜思》便是
见月光入户而引起思乡情绪,而诗人更多地则是抒写不得志的愁苦和
对人生的思索。月夜独酌,想到个人遭际,感慨万千,于是“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乃尽兴饭酒,然后引吭高歌,翩然起舞,“我
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面对这亘古如一的明月,诗人想到人生的
短促,引起自己的愁思,“今人不见古人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令
人感叹不已。以泪洗面的南唐后主李煜,常月下独语,“无言独上西
楼,月如钩”,每当想起自己的家乡和以往的生活,对照眼前的处境
,便感到“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旷达乐观豪放不羁的苏轼,对月
儿有深厚感情,多次月夜泛舟赤壁或夜游承天寺,悟着儒道合一的精
神,中秋节夜思念亲人,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
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更是脍炙人口。
    不惟如此,王维笔下的月景充满了空和禅的味道。“明月松间照
”,“月出惊山鸟”是绝妙的图画,让你体会到一种静谧空寂。当他
独坐幽篁时,或“山月照弹琴”,或“明月来相照”,给人一种孤独
静冷的空空之感,世界其大,我独存焉,有着哲人的深思。
    在汉唐时的口外塞北,月是征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感情寄托。在
茫茫戈壁滩上,在跫然挺立的长城脚下,凄冷的孤月空落地照着征人
的皑皑白骨,他们永远被埋葬在异城塞外,守护边陲。十五从军征的
士兵,对着如霜的明月,吞咽着英勇而哀伤的泪,回忆着月黑风高之
夜,曾经策马追赶着循逃的单于,叹息着今天自己苍斑的两鬓。在冷
如冰的夜晚,从胡地传来那哀怨泣诉的胡笳声,怎不牵起人的拳拳思
亲之情,令人寸断柔肠。月下闻笛,空城吹角,目睹过秦皇汉武的明
月也为之凄楚揪心。一代边塞诗人曾留下一部边塞战史,“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边塞生活中一轮明月始终不渝地传递着两地书和母子情。边关的皓
月也同样君监长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闺中少
妇何曾不望穿秋水,一次次发出长叹,“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从那时起,人们便对着清凉洁净的月,发出了自己对于和平与幸福
的向往与渴望,直到今天,人们不是仍在唱着《十五的月亮》和《望
星空》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此不断地诞生着许许多多美
好的传说,产生出令人玩味的诗句,使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产生共鸣,
几朝几代,绵延不断,传诵不已。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