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2.12
【期号】= 696
【标题】=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思考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刘同祥
【专栏】=
【正文】=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思考

刘同祥  (1994.02.12)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思考
    市档案局局长 刘同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档案工作,已成为
档案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当前,要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档案工作,我认为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找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的矛盾点,确立现代
档案工作的着力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场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的革命,它必然要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也要涉及到档案事业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针对档案工作
面临的新问题,确立现代档案工作的着力点。例如,针对档案工作发
展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市场急剧变化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明确江泽
民总书记指出的“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
,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的重要地位,按照上级
精神,在各级政府的机构改革中确立便于实施“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原
则”的职责明确、关系理顺、运行灵活的档案工作机构和管理体制,
巩固和加强档案工作部门的地位和作用;针对档案内容的滞后性与市
场调节的短时性、市场作用的速效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确立“档案
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变档案管理以被动利用的
静态管理为主,向主动服务和动态管理转变,与经济活动相一致,相
配套;进一步确立“依法治档”的工作指导方针,加强档案基础工作
,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强化档案作用和经济建设根本利益的一致
性。
    二、确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如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就我市
实际情况而言,原则上实行如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党政机关、事业
单位的档案管理要从现行的偏重于政府的行政行为,行政包揽过多,
管理范围过宽,指导内容过细,转向从更高的层次来指导业务工作,
加强政策调研、现代化管理、宏观计划、监督和调控、依法治档,从
以往偏重于过程管理转到目标管理。二是农村基层和企业档案,主要
是加强档案基础工作,以效益为杠杆,建立创效益,出效益的档案工
作内容和档案工作机制,开拓档案利用的新途径。突出土地征用档案
、经济合同档案、效位置分配档案、名优产品档案、科技资料档案等

    三、在市场经济中重塑档案工作的自我形象。市场经济的建立和
发展,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内容,档案工作者应把握
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塑造新的自我形象。根
据我市情况,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
心,开展新的业务活动。比如加强宏观管理,依靠各级组织和各单位
,抓好重点建设项目土地批租、市政建设、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证券
经营、“三资”企业、技术合作项目等新开辟的经济领域的档案管理
,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二是积极参与
市场经济活动,拓宽档案工作服务范围。主要是以档案工作为本单位
服务为主扩展到为社会服务,把档案工作同其他信息工作相结合。三
是档案部门要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如企业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新产品
评审鉴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艺流程生产记录的收集、产品展销
活动等,促进档案的收集、利用工作,从中发挥档案工作的效益。四
是加强新形势下的档案宣传工作。五是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步伐,
提高档案信息开发的能力。
    四、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档案法制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市场
经济是法制经济,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档案管理主要以行政管理
手段为主;现在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档案管理必须转向以
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于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等手段。但目前
档案法制建设还极不适应市场经济下档案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
从思路上、体制上、方法上、服务上深化档案工作的自身改革,在档
案法制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同时,要加强和改善档案专业培训。档案
专业培训要贴近档案工作实际,要强调实行动手能力的培训,拓宽知
识面,使知识的更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要加强现代化管理技
术的培训。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