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3.01
【期号】= 703
【标题】= 我市发展市场农业报告之一  唱好这部“重头戏”——广饶县农业综合开发纪实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李军章 王培升
【专栏】=
【正文】=
 

我市发展市场农业报告之一  唱好这部“重头戏”——广饶县农业综合开发纪实

李军章 王培升  (1994.03.01)

   我市发展市场农业报告之一
    唱好这部“重头戏”
    ——广饶县农业综合开发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李军章 王培升
    1988年至1993年,国家和省对我市农业开发的投资达19509万元
,平均每年3215万元,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集中投资。而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综合开发也面临着走向市场的抉择,
农业开发项目的争取也引进了竞争机制和效益观念。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广饶县决心要唱好农业开发这部“
重头戏”,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把资源开发和产品的加工,流
通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使农业综合开发一开始就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的
轨道,也日渐形成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迈进的雏形。去年,广饶县
农民人均收入达909元,农民多种经营收入近13亿元,分别比1992年
增长了19.1%和58.8%。
    (一)农业开发逐步走上高产优质高效之路
    在农业综合开发目标上,该县从过去单纯追求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增长,转向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并重,大力发展“高产优
质高效”作物,积极开发农区畜牧业和高营养、少污染的“绿色食品
”。在农业开发的指导思想上,他们首先实现了由“温饱型”开发向
“效益型”开发的转变。按照市场农业的客观要求,他们突出开发效
益这个重点,在农业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中,以效益为考核
标准,以获得最大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几年来,这个县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
首要任务来抓,从政策、资金、品种布局、土地调整等多方面加强宏
观调控指导。去年,他们突出技术先进、适应、辐射力强、经济效益
好这个原则,先后筛选了“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作物秸秆生料栽
培食用菌技术开发”、“农抗120推广”等17个项目进行了推广。
    自1992年以来,该县在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全面实施了“1114”
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先后投入1863万元用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一是培植了一个利用秸秆青贮氨化发展养牛业示范乡——李鹊乡。
两年间共出栏商品肉牛6500头,增加收入700万元,全乡农民获纯利1
50万元。二是建设了13个户均庭院收入超千元的庭院经济示范村,共
计2748户、10810口人,户均庭院0.3亩,平均年收入1243元,总计
收入达341.6万元,庭院收入占农户全年总收入的21.9%。三是建
立了1010亩立体农业亩收入超千元示范田,两年间,平均年均亩产精
粮900公斤,亩收入1100元。四是在中低产田区推广应用小麦根际联
合固氮菌剂和喷施宝微肥4万亩,平均增产12%,投入产出比为1∶19
,相继增收130.8万元。到目前,全县发展蔬菜大棚8000多个,其中
,去年,全县新增肉牛饲养1.62万头,增加出栏量2149头,改良肉
牛4760头。在农业综合开发经营目标上,全县形成了追求效益的新机
制。
          (二)农业开发走向产业化
    广饶县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优化农业开发的产业结构力求实现农
业开发的综合效益。由过去的单一粮棉开发转向林牧渔菜、名优特产
品等多元开发,使农业开发逐步渗透到整个大农业,引伸到产供销、
贸工农一体化。该县狠抓农产品生产向产品加工,销售领域延伸,有
计划地建设了一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从
而解决了部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又使农产品得到转化增值。
    近几年来,该县始终按照“四商八化”的标准组织农业开发,向
综合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优势,全县业已发
展形成了。码头的食用菌、花园的糖果等12处专业批发市场。这些市
场具有跨地区、远辐射的能力,仅码头央上的蘑菇批发市场,年销蘑
菇500万公斤,占全省销量的1/10成为全省最大的蘑菇集散地。同时
一批龙头企业相继产生,市造纸厂、市纺织印染总厂、县面粉厂、县
淀粉厂、花官的肉联厂、李鹊的农工商公司、码头的食用菌开发公司
等10多家。这些龙头企业一头牵着千家万户的农民,另一头连着大市
场,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中介组织,使农副产品得到了深加工和多层
次增值。
    全县的冷藏加工日趋配套成龙。全县已有6个专业冷藏厂,共有1
300多个吨位,可满足肉牛、肉鸡生产所需。县里成立了畜牧开发总
公司,该公司集生产经营、开发研究于一体,具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
力和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现已成功地开发出“广饶肴驴肉”、“红烧
牛肉”、“肯德鸡”等产品。
        (三)农业开发引入股份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饶县的农业综合开发日渐出现
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产权及利益关系不明晰,土地、劳动力、技术
、资金等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特别是投资者的短期利益表现不出
来,没有形成利益驱动机制,使投入主体仅限于国家和土地所有者,
难以积聚社会资金,很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需要。
针对这个问题的存在,广饶县经过广泛研究论证,确定把现代化企业
制度引入农业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制试点,通过股份制
明确产权关系,形成利益驱动下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
制,使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三者以资产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农业市场
主体,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接轨。他们经过多方努力,以大码头乡
5000亩荒碱地开发片为基础,以乡农场、乡食用菌开发公司、乡鱼种
场三个企业为起步项目,按照股份制规范,于去年7月份成功地组建
了广饶县大码头乡农工商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份由国家股、集体股
、社会法人股和职工个人股组成,共募集股份267.08万股,267.08
万元。
    股份制的引入拓宽了融资领域。形成了社会投入搞开发的新机制
。去年该公司注意研究投资方向,严格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开发和生产
经营;注意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科技,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经
济格局,去年,他们共计实现产值250万元,利润达60万元。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