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6.02
【期号】= 743
【标题】=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形成三级联网格局  河口区“科技兴区”这盘棋越走越活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时云杰
【专栏】=
【正文】=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形成三级联网格局  河口区“科技兴区”这盘棋越走越活

时云杰  (1994.06.02)

   河口区创建科技进步先进区系列报道之四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形成三级联网格局
    河口区“科技兴区”这盘棋越走越活
    时云杰
    “科技兴区”的战略,鼓舞着河口区的干部群众,激励着全区
人民昂扬奋进的斗志。从城镇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从车间到田野
,无处不在闪烁着科技之光,到处都显示着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的
威力。
    科技的确给河口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喜人的效益。为了使“科技兴
区”这盘棋越走越活,区委、区政府着力强化全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
建设,为振兴科技铺路搭桥,扩展和延伸服务功能,为科技之火添柴
加油。为把科技的系列化服务落到实处,这个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
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成立了科技咨询顾问委员会,全区四乡
二镇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在174个行政村,已有163个配备科技
副主任。区、乡、村三级科技领导网络的形成,为服务提供了组织保
证。为了尽快实现科技向生产领域的转移,区委、区政府根据本区地
理和资源优势,分别成立了林业、农牧、水产、农业机械四大技术服
务中心。各乡镇建立了科技综合服务站,已有86个村成立了科技服务
队。随着科技热潮的蓬勃兴起,全区还随之产生了21个蔬菜技术协会
、50个林果技术协会、10个种子协会,全区城乡活跃着500多名“土
专家”和农民技术员。科技服务网络覆盖全区,基本形成了社会化服
务体系,并且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范畴逐渐扩大。技术服务系着
农民的心。这个区采取与科技部门技术联姻的办法,把先进技术引进
来,送到农民手中。该区的林业部门主动与山农大、省果树研究所等
单位联系。定期请林果专家举办培训班传经授艺。全区十几处“庄稼
医院”和“植物诊所”也履行着绿“十”字赋予的职责,问诊开单,
为农作物驱病消灾,为农民送去福音。六合乡的蔬菜技术服务站,把
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倾注了一腔热情。建棚、育
苗、培植、病虫害防治,整个生产过程,始终贯串着一条龙的系列化
服务,就是靠这热情的服务,唤起了这个乡广大农民的科技热情,滨
海盐碱地塑料大棚蔬菜综合丰产技术在全乡普及,建起了300多个大
棚,昔日寸草不长的碱窝窝,如今成了四季青菜园,菜农们丰收之后
的喜悦里总有对乡蔬菜技术服务站的那份感激之情。
    为了保证农民及时接受和应用新技术,区、乡两级每年印发2万
多份科技“明白纸”,送到农民手中,并针对农作物的管理季节,定
期举办适用技术电视讲座,及时进行声像并茂的科技知识传授。区科
委组成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坚持常年下乡服务的同时,还为农村培养
了近千名各类技术骨干,基本上达到了村村有“土专家”,户户有“
田秀才”。科技“大篷车”进村入户,除为农民送去急需的良种、农
药、化服等农民物资外,还及时送去农民企盼的新科技。田间地头,
都有科技“货郎”的身影,现场指导农民采用配方施肥、科学拌种以
及科学防止病虫害等技术,随时推广应用喷施宝、除草剂、根瘤菌及
青贮氨化饲养料技术,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社会化服务,带来了科
技的社会化效应,加快了河口区“科技兴区”的步伐。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