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06.28
【期号】= 754
【标题】= 借科技之帆 行水利之舟  全市水利科技事业发展迅速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徐晓辉
【专栏】=
【正文】=
 

借科技之帆 行水利之舟  全市水利科技事业发展迅速

徐晓辉  (1994.06.28)

   借科技之帆 行水利之舟
    全市水利科技事业发展迅速
    本报讯 市水利学会充分发挥学会群体的科技优势,大力开展水
利学术交流、科普教育、技术培训、科技咨询,促进了我市水利事业
的快速发展。
    该学会紧紧围绕重大水利技术问题和战略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
究和学术交流。先后完成了麻湾、王庄二干、黄河流路稳定等工程建
设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以上重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实施过程中
,该学会积极组织水利科技工作者,围绕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位置、
规模、投资估算、效益评估、方案制定等问题,召开学术研讨会,采
取实地考查、现场论证等形式,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
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
    他们还积极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六年来,共参加省内外学术交
流会30余人次,提交学术论文20余篇。借此,还增加了横向联系,加
强同兄弟学会的协作。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配合欧
洲咨询公司的水利专家对我市排水改碱项目进行了考察,同澳大利亚
水利专家在排水技术方面进行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了引进世行贷款项
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组织油田水利技术人员到东南沿海考察调研学
习海堤建设、修复、管理经验,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油田河口地区、
滨海地区、黄河南地区水利规划。
    该会下大气力抓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先后围绕平原水库建设、
黄河治理工程管理、防汛和水资源保护等领域,同市水利局、黄河河
口管理局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1200多人次。派员参
加全省性学术会议15次,邀请省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6次。从而促进
了人才成长,促进了新技术新经验的普及与应用。此外,他们更重视
科技与水利事业“嫁接”,全方位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积极围
绕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技术论证、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服务
等工作,更紧密地加强科技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譬如,所实施的屋顶
接水科学实验,为我市解决边远地区群众吃水困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子,荣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配合市水利局等挂靠单位完成“市八五
水利规划”、“孤南24垦东6油田围堤采油可行性方案”、“二年黄
河口疏浚治理试验方案的论证”等多项可行性论证,参与了支脉河拦
河闸、支脉河渡槽、支脉河倒虹、阎家泵站、福祥泵站等水利工程施
工图设计和审查。学会提供的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均在生产建设中
起到重要作用,节省了投资,获得了好评。 (徐晓辉)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