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4.11.08
【期号】= 811
【标题】=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重大意义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专栏】=
【正文】=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重大意义

  (1994.11.08)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重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在党中央、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重视、关怀下,现已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
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发布命令正式颁布,自1995年1月1
日起施行。《审计法》对我国十一年来审计经验作了科学总结,并借
鉴了外国审计法律制度中一些有益内容。它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加强国家审计监督的并与国
际管理接轨的国家法律。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审计工作中的
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财政经济活动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
于强化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
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审计法》依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对审计监督的原则、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
责任等作了全面的具体规定,这对强化审计监督,为审计机关依法履
行审计监督职责,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审计法》充分总结了我国十一年来审计监督工作的实践经
验。特别是《审计条例》,实施以来逐渐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
和办法,以国家法律予以确认,保证了审计监督制度的连续和稳定性

    三、《审计法》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
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需要。《审计法》强化了对国家财
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同时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国家事业组织
、国家建设项目,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国际组织和外
国政府援款,贷款项目资金等的审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与以往的
一些审计内容和做法相比,许多方面有了创新和突破。这样,为审计
机关在新形势下加强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发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
序的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审计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
要举措。这部法律把审计监督活动纳入了法制运行轨道,为审计机关
和审计人员的审计监督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使被审计单
位明确了自身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接受监督的自
觉性。同时还对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审计工作,作出了法律规定。这对
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五、《审计法》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审计监督制度,构造了法律框架。《审计法》共
分七章、五十一条,对审计监督的原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
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出了明
确规定。同时,赋予了审计署在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审计工作的重
要职责,并规定了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之间的法律关系,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走向法制化、制
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审计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
审计法律规范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是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
里程碑。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