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12.21
【期号】= 986
【标题】= 一行浑浊的泪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新力
【专栏】= 人与自然
【正文】=
 

一行浑浊的泪

新力  (1995.12.21)

  一行浑浊的泪
  文/新力
    我所在的小城北边儿有一条小河,曲曲折折流向远方清浅的海湾
。过去这条小河水边生满了芦苇菖蒲水蓬花什么的,现在一搞创建省
级卫生城市活动小河岸边都用石头砌护起来了。可是不管过去还是现
在,小河都不是清澈的,小河里长年累月流淌着绿澄澄黑黝黝的污水
。文友春利去年去了一趟兰州,兰州对于黄河的污染深深地刺激了他
。自幼生长在黄河口对母亲河怀有深情的他提笔写出一篇《绿黄河,
黑黄河》,郑州的《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曾以比较醒目的版式推出
。兰州的黄河,源头和上游的黄河,在我的心目中始终是清澈和美丽
的哦,怎么就会像了黄河口这条排污的小河呢?
    秋高气爽的季节,我追着春利的踪迹去了兰州。
    列车在陇西高原的山间一路西进,黄河一如明亮的缎带蜿蜒在列
车脚下。到达兰州天色恰好大明大亮。明晃晃的太阳驱散了白塔山下
薄薄的晨雾,高原的空气有一点儿干燥而清冷。作为西北第一重镇的
兰州因为沿河而设的缘故,显得南北方向极短而东西方向极长。我们
从兰州站步行到了兰州大学,又从兰大招待所步行到了黄河岸边。
    与我同行的是去年和春利同来兰州的黄河上的朋友。
    他们领我走过的路线还是春利去年走过的路线。
    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遥看黄河,河面宽约二百来米,两岸都是
石砌的陡峭的护岸。黄河两岸是车水马龙的马路和鳞欢栉比的高楼。
远处的河面上隐约可见那座著名的德国人建造的有了一百多年历史的
兰州铁桥。黄河在这儿不像在我的黄河口,在黄河口它是在高高的天
上奔流,在这儿它是在深深的地下奔流。也许现在正是秋汛的最末一
场洪水,兰州的河水再不是清清的河水,而是像我的家乡的黄河一样
呈现出一种浑黄的颜色。
    朋友说,去年春利初来,看到兰州黄河清得可爱,曾经开怀畅饮
了满满一肚子“母亲河的乳汁”,可是到了铁桥那儿,他又把“母亲
河的乳汁”全给呕吐出来了,因为他看到了绿黄河黑黄河,看到了兰
州的生活污水兰州炼油厂的工业废水一股劲儿往河里排。朋友还说,
兰州人是不吃黄河水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往黄河里排了什么东西。
    尽管我已经读了春利的文章,尽管我已经听了朋友的介绍,可是
当我来到这兰州铁桥附近兰州水文总站旁边俯瞰黄河的时候,我依然
压抑不住满腔的愤怒:就在水文断面上下约一百米河段之内,我们脚
下的黄河坝岸上开着三个黑黑的直径两米见方的洞口,哗哗地像瀑布
一般向黄河倾泻着黑色的腥臭的生活污水,凝望对岸清晰可见,同样
有两个黑黑的洞口如此这般地向着黄河倾吐黑色。忽然忆起行前自己
一直喝着黄河水做的粥饮着黄河水沏的茶,禁不住涌上一阵阵一阵阵
反胃的感觉。
    兰州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生活污水就这样往黄河里排,兰州
又是西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兰炼、兰化、甚至兰州一些制药厂的工业
废水也这样往黄河里排!兰州啊兰州,你们替中下游的人们想过没有
?黄河中下游有众多的城市和农村一如我的黄河口的父老乡亲一样每
时每刻都离不开黄河水呀,黄河水已经愈来愈成为中国北方的命脉了
呀:你来看一看从黄河尾闾绵延而出的引黄济青引黄济津引黄济京工
程!我回望兰州铁桥,铁桥默默无言。
    兰州这样,上边西宁呢,下边的银川包头西安呢?
    据朋友们介绍,黄河中上游的干流和支流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水
质污染问题。
    我怀着沉重的忧虑回到了黄河口。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又去了小
城北边的小河。在河边我想的更多。我想到了我十五年以前去过的南
京的秦淮河苏州的苏州河,河里流着黑臭的水河上漂着载粪的船。我
想到了我五年以前去过的上海的黄浦江边,经过处理但却依然浑黄的
污水日夜不息流进滔滔大江。我又对着面前这条整修一新但却依然涌
着黑水流向大海的小河呆呆发愣。我正在思索着这篇涉及环境污染的
文章怎样开头怎样写得婉转,脑海忽然闪过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
    “长江 黄河
    是我
    两行浑浊的泪……”
    我想对春利和黄河上的朋友说,虽然诗人不是为了河流的污染而
感慨伤怀,但是我们只要深情凝视为了单纯追求本地区眼前发展而污
染了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河流,一条河又何尝不是一出悲剧,一条河又
何尝不是一行浑浊的泪呢?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