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1.07
【期号】= 837
【标题】= 市场与“经纪人”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新力
【专栏】= 芳草地随笔
【正文】=
 

市场与“经纪人”

新力  (1995.01.07)


<日期>=1995.01.07
<期号>=0837
<标题>=市场与“经纪人”
<版次>=02
<版名>=
<作者>=新力
<专栏>=芳草地随笔
<正文>=
    市场与“经纪人”
    新力
    据资料介绍,苏北某地农民饲养的母猪,以品种好产仔多闻名全
国,过去苦于没有中介人,信息闭塞,销路不畅,以致成本高价格低
,成千上万头母猪被宰杀,母猪的饲养跌到了最低谷。
    惨痛的教训使他们意识到,市场与生产之间缺少信息的“天使”
和联系的纽带。于是,一支经纪人队伍产生了。这些经纪人南下闽粤
,西进湘皖,跑口岸逛市场,摸行情收信息,又很快将所获信息带给
家乡父老,引导发展母猪饲养,帮助推销乳猪苗猪,使该地良种母猪
存养量迅速回升到历史最高水平。
    搞活农副产品流通,搞活农村市场,是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
要和关键的一环。当前,除了棉花、蚕茧等外,绝大部分农副产品已
经放开市场。农民确实有了“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的
自由。但到底种什么、养什么才能卖出去,才能赚大钱,农民心里没
有数。产品市场在哪里,农民自己拿不准。春天播下的希望,秋天收
获的未必都是喜悦。这就要求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使农民与市场
联姻。
    怎样实现农民与市场的联姻呢?无数事实表明,经纪人是最好的
“红娘”。
    我们不能不承认,黄河三角洲有些农村经济尚欠发达,的确与缺
少大量的合格的经纪人有很大关系。
    因为缺少大量的合格的经纪人,千家万户的农民对市场信息掌握
不灵,不准,不快,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还是一些小型的农副产品
加工业,都是跟着感觉走,时常走进一个“少——多——少”的怪圈
:头一年少了卖了个好价钱,转过年来大家一窝蜂地上出现了卖难,
再转过年来大家又都不动了。我们的粮食、棉花、大白菜,我们的养
鸡、养虾等都出现过类似情况。
    试想,如果有人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种养信息,为销售农副产品
牵线搭桥,也不至于千军万马同挤一根独木桥了。
    当然,经纪人毕竟是经纪人,他们是处在市场与农民之间、靠服
务以盈利的中介人。宥于观念的偏见,一说起经纪人,我们就容易联
想起旧时骡马市场上那种戴一顶破毡帽袖子里伸指头的角色。今天的
经纪人虽已全然不同于旧时的螺马“经纪”,但也确实面临着重塑形
象的问题。首先,他们面临着的是新市场、大市场,其次,他们需要
掌握的是新的市场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要为新的更大范围的对象
服务,这就要求他们具有新的头脑,成为新的人才。
    一个合格的农村经纪人,必须象一个优秀的厂矿企业购销员一样
,象苏北农村的经纪人那样,靠优良的信息服务来创出自己的牌子,
赢得合理的效益。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