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1.12
【期号】= 839
【标题】= 对产品要敢于“自我淘汰”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文轩 段波
【专栏】= 芳草地随笔
【正文】=
 

对产品要敢于“自我淘汰”

文轩 段波  (1995.01.12)


<日期>=1995.01.12
<期号>=0839
<标题>=对产品要敢于“自我淘汰”
<版次>=02
<版名>=
<作者>=文轩 段波
<专栏>=芳草地随笔
<正文>=
    对产品要敢于“自我淘汰”
    文轩 段波
    据《大众日报》载,烟台市福山西苑化工厂前两年开发生产的“
PE家具漆”,眼下在市场上畅销得很。但该企业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
,决定“淘汰自己”,并不惜人力、财力研制成功了具有日本同类产
品性能、油漆效果完全达到或超过高级聚酯漆、价格却只有高级聚酯
漆一半的“亨利牌日本家具宝”。面对该企业正红红火火的“PE家具
漆”被淘汰,有人觉得太可惜,而此厂的经营者却认为:“不自己淘
汰自己,势必要被别人淘汰!”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总是在不断地淘汰旧
物而孕育新生机。诸多企业的兴衰史告诉人们,企业最好的时候,往
往是最不好的开端;产品最畅销的时候,很可能又是“疲软”的开始
。我们的厂家若缺乏“居安思危”意识,不研究市场动态,不“敢于
淘汰自己”,不去积极开发适应市场变化的新产品,而一旦市场行情
突变,再好的产品也会因时过境迁而被抛弃,再好的企业也有可能走
入困境。君不见,有的企业在顺境中盲目乐观,“高枕无忧”地躺在
自己的优势上“吃老本”,而当其优势某日丧失时,其发展的动力也
随之消失;有的厂家被眼前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虚心进取,而
当自己的产品被市场淘汰时,便乱了阵脚,不知如何扭转被动局面,
甚至从此变得一蹶不振。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
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即使生产效益最好的
时候,也别忘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敢于淘汰自己,形成“研制一
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的良性循环,去追求组织最完美的经营方
式。有人可能说,自己“淘汰自己”也太苛刻、太无情了。的确,这
样做对自己严厉了点,但俗话说得好:“道是无情却有情”,只有“
无情”地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生产经营上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的
产品在质量、档次、花样上“更上一层楼”,才能使企业“脱胎换骨
”,才能换来市场、客户的“有情”,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
力。如果自己对快要落伍的技术、产品孤芳自赏、抱残守缺,而当有
朝一日被市场淘汰,才想到上新产品为时就晚了。
    敢于自己“淘汰自己”,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胆识,体现了一种进
取向上的精神。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应该有这种精神和气魄,
只有淘汰旧的过时的,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