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1.10
【期号】= 838
【标题】= 三次我去你家——记市盛华工贸总公司总经理王可耕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田国新
【专栏】=
【正文】=
 

三次我去你家——记市盛华工贸总公司总经理王可耕

田国新  (1995.01.10)


<日期>=1995.01.10
<期号>=0838
<标题>=三次我去你家——记市盛华工贸总公司总经理王可耕
<版次>=02
<版名>=
<作者>=田国新
<专栏>=
<正文>=
    三次我去你家
    ——记市盛华工贸总公司总经理王可耕
    本报记者 田国新
    大凡当记者的都有串百家门的习惯,到采访对象家串串门,看一
看家庭的发展变化,也是记者的一道采访程序吗。然而,我曾三次提
出到你家串串门,却没进过你家一次门。
    记得我第一次提出到你家,是在1987年春天。当时东营区有位领
导介绍说,作为辛店镇南王屋村党支部书记的你,在全村农民失去土
地之后,竟能带领村民们走上工副并举、共同致富之路,成为全市第
一个人均收入超千元的村。常言道: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失去
了土地如何能致富?为此,我决定到村里看个究竟。于是,我风风火
火地找到你,让你带我到村里走一走看一看,顺便到你家串个门。闻
此,你很为难地
  一摆手说,破房子烂屋的,有啥好看的,全村180户、700多口老少
爷们儿,住的全是干打垒的土房子,进屋走道儿使劲大了,都能震得
墙上掉下土渣子来。然后,你就自顾忙你的事去了。听村里人说,那
时你正忙着三件事:一件是正在组建300人的建筑安装公司;另一件
是投资近百万元兴建海河宾馆;再一件是正在着手进行新村规划……
你好忙好忙。
    第一次我到你家,你就叫我吃了闭门羹,我并无怨言,因为你曾
向我许愿:等着吧,再过二三年,新村建设起来了,全村老少爷们儿
都搬过去了,让你串个遍、看个够。
    记得我第二次提出到你家,是在1990年夏天。当时海河路办事处
有位领导介绍说,作为南王屋居民委员会主任的你,在新村建设竣工
之后,又开始大办委办企业啦!于是,我又好不容易在海河宾馆的一
间办公室里找到你,让你带我到南王屋新村看一看,顺路再到你家转
一转。你说罢了罢了,不就是280栋砖平房吗,城市不城市,农村不
农村的;人家南方富起来的农民早就住上楼了,咱那平砖房上不了数
;要看你就看看委办企业吧!可真是:三年不见,刮目相看。你1988
年创办的石油机械配件厂,仅40来名工人,一年竟能生产200万元的
石油配件;你投资230万元,在王岗建的那700亩盐场,其发展前景也
十分可观……你办的企业一个接一个,人均收入也成千地增长。听办
事处的人说,那年的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又在全市创了3个第一。
    第二次我到你家,又落了个空。不过,你的创业伙伴陈杰泉向我
透露:你正在想大的干大的,一旦计划完成,保证能让我进你家的门

    岁月如流水,一晃又过了三年。今年10月下旬,我从报上看到,
已是盛华工贸总公司总经理的你,正在筹建南王屋商业园,便决定无
论如何也要到你家串个门,拉一拉南王屋居委会的发展变化。谁知住
在村里的人说,南王屋的人大都不住在南王屋,搬到楼里住了。几经
周折,我终于找到了你,想让你带我看看你的居民楼。你说看楼可以
,到家串门不成。因为今年你才建了四栋楼,有16套76平方米的,72
户90平方米的;全委居民全进新楼,明年还得建两栋;等全委130户
居民搬进新楼,再到你家串门也不晚……然后,你又忙去了。
    第三次我到你家,又没成行,但我的收获却不少。住进楼里的居
民们对我说,真正的南王屋不在海河路南了,已经搬到了海河路北的
楼群里;办事处的吴书记对我说,这几年你又办了电控设备厂等一批
企业,拥有10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每年企业收入200多万元,仅委
办企业的人均收入就达4000多元,又在全市创了个第一!
    王可耕,好样的!我三次去你家,却没登你家门。我并不怪你,
因为你太忙,因为你心里装着一幅更加宏伟的蓝图……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