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3.11
【期号】= 864
【标题】= 三产兴村  经商致富——记东营区经济十强村北一村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新力
【专栏】=
【正文】=
 

三产兴村  经商致富——记东营区经济十强村北一村

新力  (1995.03.11)


<日期>=1995.03.11
<期号>=0864
<标题>=三产兴村  经商致富——记东营区经济十强村北一村
<版次>=02
<版名>=
<作者>=新力
<专栏>=
<正文>=
  三产兴村  经商致富
  ——记东营区经济十强村北一村
    东营区史口镇的北一村,是个仅有124户人家、人均耕地0.47亩
的小村。北一村人有经商传统,可前几年思想不解放,成天死板板地
围着半亩四分黄土地转,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地低产,人心散,吃
粮靠供应,花钱靠贷款”的穷村。近两年,北一村“两委”带领群众
“八仙过海”,闯进市场经济的大潮,靠三产兴村,靠经商致富,19
9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100元,其中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2780元,占89
.7%。北一村也成为东营区的经济十强村之一。
    北一村靠近史口火车站,距离石油城不远,村里成年人大都有做
小买卖的经验,发展第三产业有独特的优势。为保证第三产业健康发
展,村“两委”成员充分发挥“两带”作用:一是带头经商致富,村
支书王敬堂最早开起了饭店,其他“两委”成员和党员也率先干起了
商业批发和代销等;二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村“两委”积极做好信
息服务,帮助经营户把握市场行情,积极做好资金协调服务,帮助经
营户正常经营,积极做好农业服务,帮助经营户种好责任田。去年一
年,村“两委”成员共为经营户提供经营信息26条,协调资金近80万
元,经营户的责任田、浇地、购买化肥、农药、种子都由村里派专人
代办。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现在全
村除老幼病残以外,户户有项目,人人做买卖。全村饭店经营户已经
发展到7户,户均年纯收入11万元;皮毛购销户6户,年销售牛羊皮60
多万张;商业批发和肉面食品加工户24户,运输户13户,屠宰户53户
。全年羊肉上市量占石油城羊肉市场的70%左右。全村去年第三产业
收入达138万元。
    随着第三产业向深层发展,北一村人的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他
们北到内蒙新疆、南下广州深圳,跑遍全国各地做买卖。有的干起了
房地产经营,还有的驻扎深圳上海干起了股票生意。几年来村里从未
出现刑事案件,计划生育没有超生现象。全村呈现一派富足、祥和、
文明的气象。(新力)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