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4.04
【期号】= 874
【标题】= 浅谈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张国鸿
【专栏】=
【正文】=
 

浅谈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

张国鸿  (1995.04.04)


<日期>=1995.04.04
<期号>=0874
<标题>=浅谈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
<版次>=03
<版名>=
<作者>=张国鸿
<专栏>=
<正文>=
    浅谈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
    张国鸿
    人员分流是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
到机构改革的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因此,对待
人员分流问题,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积极努力,采
取多向分流和多种措施并举的办法,使分流人员居则心安,各得其所
,以确保分流工作顺利完成。那么,如何搞好人员分流工作呢?
    首先,必须正确把握和坚持这次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原则。江泽
民主席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把人员精简同提高
工作效率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起来,既改善机关人员结构,提高人
员素质,又使大批人才转移到第三产业和其他需要加强的工作岗位上
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具体而言,就是要抓住转变政府职
能这一关键,按照“小机关、大服务”的原则,广开门路,积极稳妥
地搞好机构改革的人员分流工作。
    其次,要正确对待机关富余人员。在过去的工作中,这些富余人
员曾经为机关工作出过力、流过汗,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今,他们
之所以成为编外富余人员被精简,但“富余”决不是多余。事实上,
在这些需要分流的人员中,有很多人都具有一技之长,有的还具有较
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无论怎样分流,只要使他们适得其所,居
有所安,那么他们一定会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所长的。因此,无论是社
会,还是家庭,都没有理由歧视这些分流人员。
    再次,要疏通渠道,广开门路,多方向、多途径地安置好分流人
员。从我市县乡机构改革的经验看,人员分流的主要途径有七条:一
是通过将一些专业经济部门转为经济服务实体,成建制解决这部分人
员的安置;二是积极支持和鼓励机关人员兴办实体、创办第三产业或
承包企业;三是允许机关人员辞职和提前离退休;四是把有技术专长
的人员分配到企业和基层去工作;五是分派有管理经验的机关干部包
村包片搞试点;六是挑选部分优秀青年干部离职培训学习;七是清退
临时用工。
    另外,还要制定出完善的配套政策,使人员分流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这些配套政策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我们在制定时,一
要依据国家政策文件的有关规定,二要结合本地实际,从客观需要出
发。在机构改革的人员分流过程中,还必须加强组织纪律性,严肃党
纪政纪。对于不服从组织安排和以权谋私的人员,都要据实予以处理
。至于那些情节严重者,必须酌情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这是确
保人员分流工作健康进行的重要保证。(作者单位为市编委办)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