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4.27
【期号】= 884
【标题】= 用“请”字的好处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鞠运河
【专栏】= “味全杯”孤岛风征文
【正文】=
 

用“请”字的好处

鞠运河  (1995.04.27)


<日期>=1995.04.27
<期号>=0884
<标题>=用“请”字的好处
<版次>=03
<版名>=
<作者>=鞠运河
<专栏>=“味全杯”孤岛风征文
<正文>=
    用“请”字的好处
    鞠运河
    某单位办公楼厕所在过去的管理中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制约措施,
并多次在厕所门上写上了禁止和严禁乱倒杂物的字样,但仍屡禁不止
,不见好的效果。后来,这个单位的管理人员把“禁”字换成了“请
”字,贴上了“请自觉将杂物倒入筐内”的字牌,此后,乱倒杂物的
现象不见了,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从这件事里笔者联想到一些公
共场所,随处可见有关“禁止”的告示。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禁
止倒垃圾的地方,偏偏垃圾成堆成片;在禁止停放自行车的场所,那
横七竖八的自行车也老是堆满门口。禁而不止,再升一级,在“禁”
字前边加上了“严”字。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文化历史的礼仪大国,人们还是有觉悟、讲
文明、求志气的。笔者认为,在一些“禁”字的地方之所以有屡禁不
止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活设施跟不上,管理措施不得当
等等。但笔者以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便是设“禁”给人们带
来了一种逆反心理。那就说,一个“禁”字,把公众放到了对立面的
位置上,是用了一种不相信人的办法去管理人,要求人,这样不仅起
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对方产生与己无关的思想,所以禁而不止也
就成了常事。因此,建设文明必须用文明语言和文明方法促使人们自
觉遵守公共秩序。笔者建议将“禁”字改成“请”字,多用些“请君
自重,保持清洁”,“请君自重,爱护花草”。这样效果想必会好得
多,事实证明效果的确不错。至于个别有意破坏公共秩序者,施行些
约束甚至处罚,那也是很有必要的。
    请一些公共场所和有关部门,不妨试试“请”字的效果。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