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5.13
【期号】= 891
【标题】= 也说理论含量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韩克芳
【专栏】= “味全杯”孤岛风征文
【正文】=
 

也说理论含量

韩克芳  (1995.05.13)


<日期>=1995.05.13
<期号>=0891
<标题>=也说理论含量
<版次>=03
<版名>=
<作者>=韩克芳
<专栏>=“味全杯”孤岛风征文
<正文>=
  也说理论含量
  韩克芳
    近些年来,人们谈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就是政策的“含金量”。那
么,什么是政策的“含金量”呢?其实就是它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价值
,确切地说就是政策的理论内涵。用足、用活政策,无非是充分发掘
“理论含量”而已。
    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也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灵
魂、核心。理解和运用政策,如果没有理论的脑髓、放出理论的眼光
,政策便只能是不解其意的外文。由于素质不高,我们常见有些人以
理论的条条框住自己,进而框住周围的人,给工作造成被动,徒失良
机。人们“消化”上级政策的“胃动力”,只能来源于不断地提高自
身的理论素质,舍此没有任何灵丹妙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国家强
盛、地区发展和个人富裕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都为此作出
了明晰的注解。
    遭受过歧路亡羊之苦,便见歧路而啜泣,领略了“理论之树”的
风景,则倍加珍惜思想武器的价值。中央提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完整准确地
把握党的政策的理论内涵,工作上少走弯路。
    应当承认,确有部分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靠钻政策的空子
,谋一时之利。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发挥政策的威力,挖掘
政策的“含金量”,根本的途径就在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素养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于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
干部来说,永远是一个新话题。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