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5.09
【期号】= 889
【标题】= 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谱写出振兴东营的新乐章——李殿魁同志五月四日在全市跨世纪青年人才群英会上的讲话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专栏】=
【正文】=
 

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谱写出振兴东营的新乐章——李殿魁同志五月四日在全市跨世纪青年人才群英会上的讲话

  (1995.05.09)


<日期>=1995.05.09
<期号>=0889
<标题>=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谱写出振兴东营的新乐章——李殿魁同志五月四日在全市跨世纪青年人才群英会上的讲话
<版次>=01
<版名>=
<作者>=
<专栏>=
<正文>=
    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谱写出振兴东营的新乐章
    ——李殿魁同志五月四日在全市跨世纪青年人才群英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光辉的日子里,群英荟萃,济济一
堂,隆重表彰在我市改革和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人才,进一步
动员全市广大青年积极投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宏伟事业,锐意进
取,建功成才,这是对“五四”青年爱国运动的最好纪念。同时,也
充分展示了几年来我市共青团育人工程的丰硕成果,展现了一代东营
青年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崭新精神风貌。值此,我代表市委、市政
府向受到表彰的“四十佳”青年人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战斗在全市
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伟大进程中
,全市各级团组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创造
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新长征
突击手活动、“青春立功”活动的开展,到“跨世纪黄河口青年文明
工程、青年人才工程、青年开发工程”的实施,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
的工作。大批优秀青年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建功立业,奋发成
才。今天受到表彰的“四十佳”青年人才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些
同志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勤勉敬业、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取
得了优异成绩。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看到了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和东营市振兴崛起的希望。对这些同志进行表彰
,是为了在广大青年中形成一种崇尚科学、争当先进、自强不息、乐
于奉献的良好风气,鼓励和引导青年积极向上,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光
荣使命,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的宏伟目标,贡献聪明才
智,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刚才几个同志作了典型发言,他
们的先进思想、创业精神和模范事迹值得全市广大青年学习和光大。
孙守刚同志就我市青年人才工作的实施情况和今后打算讲了很好的意
见,希望大家认真落实。借此机会,我就青年人才培养问题讲几点意
见:
    一、立足发展,着眼未来,充分认识培养一代跨世纪青年人才的
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处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年代,再过五年,人类社会将
跨入一个崭新的世纪,世纪之交蕴含着中华民族再度辉煌的宝贵机遇
,是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目前,世界范围内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首先
是各类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中国能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未
来的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关键在于人才,
在于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的“人才不断
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
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能达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活跃最
有生气的一部分,是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主力军,是我们民族的未
来和希望。青年一代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
在下个世纪的前途和命运,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跨
世纪青年人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当前,黄河三角洲开发和东营市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宝贵机遇。继
黄河三角洲开发被列为全省跨世纪工程,东营市被列为沿海经济开放
区和全省跨世纪工程,国家又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列入《中国二十
一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支持黄河三角洲
持续发展”项目作为支持《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第一个项目。在不
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讲到要在黄河三角洲、湖
南南部、河南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建设新的粮棉生产基地,并
且将黄河三角洲列在了第一位。国家将以东营为主体,新开发土地一
千万亩,建设新的粮仓,使其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地区。这些都标志着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经进入国家决策,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可以
预见,一个国内和国际多边参与,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开发
黄河三角洲自然和经济资源的热潮正在到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速实施黄河三角洲跨世纪工程,人才仍然
是关键。
    各级必须立足于实施跨世纪工程的紧迫需要和站在长远发展的战
略高度,充分认识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一代跨世纪青年人才的战略
意义,提高认识,加大措施,努力造就大批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需要的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跨世纪工程需要跨世纪
人才,也造就跨世纪人才。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伟大事业为广大青年锤
炼成才、施展抱负,创造了历史机遇和广阔天地。广大青年要审时度
势,珍惜大好时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弃燕雀之小志,慕
鸿鹄以高翔,努力成为改革和建设的跨世纪合格人才。
    二、刻苦锤炼,奋发向上,努力实践青年人才成长的正确道路
    当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注定要在将来担当重任、发挥更大
作用的一代。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跨世纪工程的宏伟目标,最终要在
跨世纪的一代青年的手中实现。因此,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
年要立志高远、刻苦锤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
任,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奋发成才。
    一是要勤于学习。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学习对青年人来讲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马克思指出:“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
何人,都无以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
文中着重指出,青年一代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邓小平同志
也一再告诫我们:“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
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甘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随着
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
纪工程的加快实施,各种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我们面
临着许多不懂的新问题和不曾涉足的新领域。在这一新形势下,仅凭
青年人的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真本领。因此,广大青年要认
真贯彻“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双轨驱动”的方针,把学习、实践和工
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坚定的人生信念、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
积极的观念意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特别要学好弄通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
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善于抓住
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地利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原理,认清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做事业上的有心人;要刻苦钻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
理论,了解市场经济知识,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和特点,掌握区域自然
演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出
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十分注意夯
实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功底,认真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
科学知识,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现代科学
技术,努力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要注意研究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要博览群书,又要
学有所长。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注意向群众学、向实践
学,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全面提高岗位技能,做本职工作
的行家能手。学业之道,贵在一恒。广大青年要珍惜青春年华,抓紧
点滴时间,发扬一股钻劲、韧劲,锲而不舍,永不满足,从而积少成
多、积水成渊,在青年时代储备丰富的知识潜能,奠定一生事业的坚
实基础。
    二是要大胆实践。实践出真知。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为广大
青年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舞台,开辟了青年实践锻炼的崭新天地
。青年人大多阅历较浅。缺乏基层实际工作的磨炼,相应地,驾驭复
杂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显得不足。因此,广大青年要深刻
认识实践对于人才成长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基层第一、实践第一
的观点,自觉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第一线,经
风雨、见世面、增才干。广大青工要大力弘扬恪尽职守、勤勉不怠的
敬业精神,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
行,做本职岗位的尖子能手;青年知识分子,要面向生产第一线,走
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善于从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劳动创造中汲
取营养和智慧,围绕改革和建设献计策、出实招,敢攀科学高峰,勇
做科技带头人;青年经营管理者,要潜心事业、励精图治、坚韧不拔
、知难而进,大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新途径、新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争创一流业绩,努力成为懂经营、
会管理、善运筹的实业家;农村青年要率先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努力
学习并带头应用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在发展“双高一优”农业,实
施“三百富民工程”和“114工程”中大展身手,做一代有文化、懂
科学的新型农民,做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企业家。各行各业的青年都要
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满腔热情地投身于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认
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是要勇于创造。创造,就是在科学求实基础上,做前人没有做
过的事情,创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有创造,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
能进步。黄河三角洲开发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有许多崭
新的领域等待广大青年去开拓。青年人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造精神
,历来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一支重要力量。广大青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
势,树立积极进取姿态,敢闯、敢试、敢冒、敢为天下先,认准了的
事,就大胆地干。要以对事业的执着精神,保持旺盛的创造活力,勇
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通过比较、
反复、交换,准确把握并正确运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胆改革和
摒弃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旧传统、旧方法,使各项事业不断焕发出
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和提高。勇于创造还要注意科
学的方法,不着边际的空想、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样与创造无缘。要
树立这样一种观念,科学发明是创造,小改小革也是创造;攻克科学
尖端是创造,总结一套先进操作方法,探索一项实用生产技能同样也
是创造。广大青年要进一步激发创造热情,在创造中开拓未来,在创
造中铸造辉煌,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总之,要努力争取做推动社
会经济发展的创业者和改革家。
    三、转变观念,完善机制,进一步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兴国须仗英才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青年人才事关全局和
未来,是一项宏伟的跨世纪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深
刻理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
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
养步伐,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树立新人才观,破除资历
观、经验观、门第观、求全观等传统观念,打破旧的老套套、老框框
,创造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不拘一格的育才、荐才、选才、用
才的良好机制和环境。尤其要克服求全责备的思想倾向,对青年人才
悉心爱护、满腔热情、正确引导、大胆扶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青
年同志的每一点进步,注意珍视和调动他们奋发成才、追求进步的积
极性。要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深
刻含义,进一步明确,科技尖子是人才,业务娴熟、技能精湛的工人
,掌握科技致富真本领的农民同样是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一
代产业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因此,培养青年人
才,要坚持“面向基础,面向基层”的方针,分层次、分行业、有重
点地加强对青年工人、农民的培养工作,努力造就一大批适应改革开
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要求的合格青年劳动者和建设者。
    要努力研究探索新时期青年人才成长的新特点、新规律,制订青
年人才培养规划,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推荐、选拔、使用的配套政策
,将青年人才纳入科学的管理轨道。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重视培养青
年人才,善于发现青年人才,大胆起用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的学习
、工作、生活提供切实的支持和帮助,努力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的社会
环境。各级团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职责,积极探索
,总结经验,用办事业的方式,一以贯之的精神,推进“黄河口跨世
纪青年人才工程”的深入实施。各级各部门,都要把青年人才培养工
作纳入日程,视育人为本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使各
行业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为黄河三角洲开发事业建设一
支庞大的、不断继往开来的生力军。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青年塑造未来,未来
召唤青年,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跨世纪工程的重任必将历史地落在青
年一代的肩上。市委、市政府殷切期望全市青年,牢记使命、胸怀理
想、发奋成才、艰苦创业,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谱写出振兴东营的激
昂雄壮的新乐章。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