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9.02
【期号】= 939
【标题】= 价值观念变革的喜与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视角之一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刘春泉
【专栏】= 芳草地随笔
【正文】=
 

价值观念变革的喜与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视角之一

刘春泉  (1995.09.02)

   价值观念变革的喜与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视角之一
    本月主笔  刘春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
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既为我们带来了可喜的一面,也为我们带来了
可忧的一面。
    可喜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们在竞争中更新了平等、公正
、权利意识,增强了自主、进取、务实观念,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
导向统一和价值取向多样化并存的生动局面。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价值观念的巨大进步,它极大地解放了劳动者这个最活跃的生
产要素,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可忧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一个时期以
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抬头,引起的“人文
精神”失落。人格等次下降和社会风气败坏,令人十分不安。这些不
健康的价值观念,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文化心理反映。它
以拥有金钱多少来判断人的地位、荣誉和价值,把金钱当作衡量一切
的标准。在这个标准面前,光荣的不是劳动而是金钱,伟大的不是劳
动者而是亿万富翁,人生价值不是奉献而是占有。马克思主义认为,
存在决定意识。目前,我国的经济基础正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转化,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
经济向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
筑的变化,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变,是合情合理的;不变,是
悖情悖理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但要承认这种变化、欢迎这种变化,而且
还要正确引导这种变化。不能只看到可喜的一面就沾沾自喜,而忽视
了可忧的一面;也不能只看到可忧的一面就丧失信心,而看不到事物
发展的主流和本质。要两个方面都看到,并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两手抓”的方针,一方面努力促进可喜的一面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千
方百计地抑制可忧的一面的发展,使人们真正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