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09.02
【期号】= 939
【标题】= 真诚合作化为帆  波推浪涌驶远洋——记东营协发纸业有限公司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徐晓辉 郑福华 刘树波
【专栏】= 三资企业在东营
【正文】=
 

真诚合作化为帆  波推浪涌驶远洋——记东营协发纸业有限公司

徐晓辉 郑福华 刘树波  (1995.09.02)

   真诚合作化为帆  波推浪涌驶远洋
    ——记东营协发纸业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 徐晓辉 通讯员 郑福华 刘树波
    提起东营协发纸业有限公司,人们也许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我市
大名鼎鼎的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协发纸业贸易公司真诚合作
的“结晶”。
    两家公司本是由产销合作关系转为联产联销,由于相互青睐已久
信任有加,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纸业发展态势良好,产销规模迅速
扩大,这个被称为鲁北“一枝花”的现代化企业,已拥有员工1150人
,占地面积达35.35万平方米,资产总额8000万元,年生产能力2.2万
吨,成为中国100家最大造纸工业企业和行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
企业之一,13个品种出口创汇,年出口产品近3500吨,出口交货值30
0万元。可以说,合资给双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应了那句古话“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东营市纸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是黄河三角洲上的骨干企业之一,它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
造纸资源,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致力于新产品开发,在全国同行业中
具有相当的竞争实力。这个厂生产的八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中有3个
“部优”,3个“省优”1个获“国际金奖”,1个获“国际银奖”,
有13个品种出口创汇,远销欧亚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董事长、总
经理李建华的带领下,公司一班人抓住外商来华投资办厂的时机,决
意使企业在发展速度、管理素质、产品档次、出口创汇上有一个大的
飞跃。
    而此时,市造纸厂出口产品的经销商——香港协发纸业贸易公司
总经理叶天恩先生,通过长期的批发合作,早已为该厂的过硬产品质
量和良好企业信誉所打动。叶天恩先生主动到市造纸厂进行实地考察
,更对厂家的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于是在1992年
4月与市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合资谈判、章
程、合同的签订工作。港方投资58万美元与市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资成立的“东营协发纸业有限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资金到位并开
工投产。到目前双方合作顺利,经营效果良好,东营协发纸业有限公
司风头正劲。今年上半年已实现产值8523万元,达到利税1900万元。
    自合资以来,中港双方共投资6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规
模进一步扩大。1992年该公司投资1500万元新上了国内同机型最先进
的长网多缸1760生产线,又投资75万元引进了台湾先进的餐巾、面巾
纸加工设备,年增产值4200万元。1993年,双方又进行了市场和销售
渠道方面的考察论证,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生产的文化印
刷用纸向板纸方面转移。中港双方还投资3500万元新上了年产2.5万
吨牛皮挂面箱板纸生产线,年增产值5600万元。1994年东营协发纸业
有限公司新投资的2400板纸生产线,其原料全部是我方自己进口,生
产的产品今年自行出口已达700多吨,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随着出口生产能力及产品品种的扩大,该公司首先加强了内部建
立市场机制的基础管理工作,形成了“公司用计划管理疏通渠道,用
内部银行控制费用,用经营承包责任制对成本指标、质量指标、利润
指标、安全文明生产等进行宏观管理控制”的新管理模式。其次,不
断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了以效益工资为
主体的“三三四”百分考核浮动工资制,采取领导干部“演讲答辩、
竞争上岗”的用人办法。第三,始终贯彻“科技兴厂”的方针,以科
技为先导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产品的适用力,积极采用国
际标准,使该公司产品国际标准覆盖率达到了30%以上。采用现代化
的管理手段控制生产,投资近百万元在出口产品车间增上了两套微机
控制生产系统和一套管理系统。
    真诚的合作,使东营协发纸业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可喜
的局面,产品畅销香港、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效
益。在此基础上,叶天恩先生进一步运用信息广的优势,不断为公司
出谋划策,双方正在谋求更大的合作,力争将公司建设成一个以纸业
为龙头,以印刷、包装为依托,集造纸、印刷、包装、热电、化工、
商贸服务为一体的外向型集团企业。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