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5.12.09
【期号】= 981
【标题】= 资金向农业倾斜 人员向农业回流  广饶县出现“非转农”可喜现象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徐教连  黄功霖
【专栏】=
【正文】=
 

资金向农业倾斜 人员向农业回流  广饶县出现“非转农”可喜现象

徐教连  黄功霖  (1995.12.09)

   资金向农业倾斜 人员向农业回流
    广饶县出现“非转农”可喜现象
    本报讯 最近在广饶县采访,欣闻该县出现资金向农业倾斜,人
员向农业回流的“非转农”可喜现象。
    县五金总厂销售科业务员李明庆,放弃“铁饭碗”、甘当“猪倌
”的事在家乡传为美谈。多年来,李明庆推销产品走南闯北,耳闻目
睹了许多农民靠养殖致富的新鲜事儿,他很想一试身手,但碍于自己
吃“皇粮”一直未能如愿。看到农业一派热气腾腾,他再也坐不住了
。去年,他下决心停薪留职,主动辞去公职,承包了本村的50亩土地
,建起了16排猪舍,办起了养猪场。连续两年出栏肥猪一百多头,每
年纯赚三四万元。
    李桥西村村民李景乐,则弃商务农,成为种养大户。李景乐原来
是个每年收入几万元的橡胶生产专业户,他看到种地有利可图,便承
包了邻村地处偏僻的160亩摞荒地,投资16万元,打了机井,买了发
电机组,在承包地里盖了房屋,常年雇着十多个帮工。他有经济头脑
,市场缺什么、什么效益高,就种什么。他种了地瓜、胡萝卜、土豆
等,并建起养猪场,用自己种植的地瓜蔓、胡萝卜缨氨化青贮喂猪,
猪粪养地,大大降低了种地和养猪成本,每年总收入40万元,其中种
地收入30多万元,养猪收入三四万元。
    李鹊乡的“凤还巢”引人注目。近几年,该乡兴起了“绿色革命
”,很多村庄家家户户建起了冬暖式塑料大棚,仅此每户收入一两万
元已不算新鲜。一石激起千层浪,玩土能赚大钱的信息象磁石一样吸
引在外地干临时工的回来了,从事建筑的回来了,全乡一下子有400
多人“凤还巢”。王庄村原先70%的男劳力在外干活,1993年全村人
均收入只有950元,连续三年在全乡倒数第一,村民们回来后大力发
展塑料大棚,现在户均达到1.8个,今年全村纯收入一下子提高到280
0多元,跨入全乡先进村前十名行列。
    信义集团公司投巨资办起大型养猪场的事更让人津津乐道。信义
集团公司是一家拥有橡胶、石化、机械、汽配、啤酒生产,集科、工
、贸于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年产值过亿元的产业集团。今年他们
投资一千多万元,利用一块160亩的洼地,和农业部北京养猪育种中
心建起了继海南、辽宁以后,全国第三家、山东省内第一个商品猪良
种繁殖场,用该企业生产啤酒的酒糟废料作饲料,引进美国“迪卡”
系列种猪300头,一年可出售良种仔猪三万头,肥猪一万头,向市场
提供商品猪肉100多万公斤,年收入两千多万元。为发展当地养猪业
和丰富市场供应做出了贡献。
    据县农委的同志介绍,今年该县仅乡以上向农业投入就达三千多
万元,比去年增长13%;全县投劳180万个工日,比去年增加50%。
农业生产呈现兴旺发达的良好势头。
            (徐教连 黄功霖)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