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06
【期号】= 993
【标题】= 强化争创意识——三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本报特邀评论员
【专栏】=
【正文】=
 

强化争创意识——三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

本报特邀评论员  (1996.01.06)


<日期>=1996.01.06
<期号>=0993
<标题>=强化争创意识——三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
<版次>=01
<版名>=
<作者>=本报特邀评论员
<专栏>=
<正文>=
    强化争创意识
    ——三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
    本报特邀评论员
      “发展是硬道理”。在当前我市“九五”计划刚刚起步的关键
时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大力强化争创意识,敢争一流,敢
创大业。
    强化争创意识,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斗志。“市场经济不让人,
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闻名全国的张家港,一个突出
的表现就是目标高,标准高,敢于争第一。面对本市工业不如常熟、
外贸不如吴江、城市建设比不上昆山的现状,张家港公开提出了工业
、外贸、城市建设超先进,样样工作争一流的“三争一超”奋斗目标
。经过一年顽强拼搏,终于如愿以偿。自此,这个市每年都提出一个
只有奋力拼搏才能实现的发展目标,自加压力,敢争敢创,用几倍于
他人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二位
,创下了十几项全国先进。比照张家港,我们有形的差距在经济发展
水平上,而关键的、无形的差距是在精神上,在争创意识的强弱上。
我们有些同志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张家港人那种拼抢赶超、争创一流的
强烈意识,缺乏想大事、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的劲头。诚然,我
们不应该脱离实际,提一些过高的目标和口号;但经过艰苦奋斗可以
达到的目标不敢提出来,也是不对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
落后。面对强手,不敢抢,不敢争,不敢超,就永远摆脱不了落后的
命运,永远别想争到一流位置。敢超先进,敢争第一,是东营市尽快
改变欠发达面貌,走向繁荣富裕的必然选择。要树雄心,立壮志,高
标准,严要求,瞄准先进争一流。即使一时争不到第一,争第二、第
三也好;争不到第二、第三,位次前移也好,关键的关键是要有敢为
天下先的勇气和志气。这是加快发展必不可少的。
    强化争创意识,就是要有勇于创新的闯劲。创业的关键在于一个
“创”字,有“创”才有“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
创造性的实践,必须具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做别人没
有做过的事,敢于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
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具体到一个地方
、一项工作来说,有创新,才有特色,有突破,才有发展的生机和活
力。被称作世界级奇迹的深圳在短短15年内从一个偏僻、落后的乡镇
成为综合实力仅次于沪、京、津、穗而居全国第五位的著名现代化城
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方面,深圳先行一步的试验,多达200多项。创新,使深圳得改
革风气之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深圳奇迹”。小平同志指出:“看
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
点闯的精神,没有一股‘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
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我们在开发黄河三角洲的伟大实践
中,只有敢闯、敢试,依靠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社会实践的不
断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要敢于担风险
,鼓足闯劲,鼎力创新,从特色上搞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创一流。
    强化争创意识,就是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的创业实践,需
要伟大的创业精神。小平同志讲:“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
创业。”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优秀品质的结晶和传统美德的瑰宝,
蕴涵于其中的思想观念符合人类进步的要求,适用于当前乃至今后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东营市之所以从“山东北大
荒”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艰苦创业。可以说,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重
大进展,无一不是克服千难万险、奋力拼搏的结果。今后,随着黄河
三角洲开发的深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甚至会出现曲折
坎坷。在困难面前,是畏缩不前还是知难而进,给事业带来的是两种
截然不同的结果。害怕困难,止步不前,就会一事无成,根本谈不上
发展;视困难如机遇,奋力拼搏,知难而进,原本由困难造成的压力
就会变成促进事业发展的动力。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知难而进,艰苦
奋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投入到黄河三角
洲开发跨世纪工程的建设中去,这是争创一流、加快发展对我们的客
观要求。
    增强争创意识,要付诸于各条战线的创业实践。抢抓机遇,争创
一流,应该成为我们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条基本工作方法。精神的
力量最终要靠与物质的结合来体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敢想
、敢闯、敢为人先的争创意识只有融汇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去,才能成
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收到实际效果。
反过来讲,各项工作只有着眼于争先创优,高标准,严要求,才会有
突破,才能上水平、上台阶。因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确定工作思
路、制订奋斗目标时,要有争第一、创一流的意识,比照先进标准,
列出切合实际的赶超计划。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
业都要有自己具体的争先目标和计划。全体干部职工的岗位,都要组
合进争创一流的网络。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古往今来,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
个地方、个人,因其争创意识的强弱,而留下了或兴或衰的发展轨迹
。今天,完成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课题的艰巨使命,历史地落在了
我们这代人身上。能否按照市委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计划,在15年内
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相当程度上要看我们争创意识的强弱。每一位东
营人都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中吸取教益,增强争创一流、加快发
展的紧迫感,自我加压,艰苦奋斗,定一流目标,创一流业绩。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