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13
【期号】= 996
【标题】= 为农业生产呼“风”唤“雨”——就防雹降雨工程访市气象局局长谢光同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曹文东
【专栏】= 农业重点工程访谈
【正文】=
 

为农业生产呼“风”唤“雨”——就防雹降雨工程访市气象局局长谢光同

曹文东  (1996.01.13)


<日期>=1996.01.13
<期号>=0996
<标题>=为农业生产呼“风”唤“雨”——就防雹降雨工程访市气象局局长谢光同
<版次>=02
<版名>=
<作者>=曹文东
<专栏>=农业重点工程访谈
<正文>=
    为农业生产呼“风”唤“雨”
    ——就防雹降雨工程访市气象局局长谢光同
    本报记者 曹文东
    1995年,我市人工防雹降雨作业系统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市已
建成高炮作业点32处,初步形成了遍及全市的防雹增雨作业体系。今
年,共计开展防雹、增雨作业18县次、85点次、85炮次,发射作业弹
5894发。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测算,东营区、广饶县、河口区高炮防雹、增雨控制受益面积
120万亩,获减灾社会经济效益2.8亿元;累计增雨2000万立方米,
获经济效益400余万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66.7,折合社会经济效
益5000余万元。
    1996年,我市的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如何进一步服务农业生产,
日前记者访问了全市气象局局长谢光同。他说,1996年,总的指导思
想是:立足于防大灾、抗大灾,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防雹降雨作业系
统的能力,实现其最佳社会经济效益,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而
工作重点是要健全机构,加强管理,认真抓好防雹队伍建设,努力提
高作业水平;理顺经费渠道,保障人工防雹降雨管理、指挥、作业的
正常开展。
    1996年,要具体抓好5件事。(一)争取尽快成立市人工防雹降
雨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尚未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工作不理顺
的县、区,要在明年作业季节之前,解决上述问题。形成上下协调、
机构健全、功能齐全、灵活高效的全市防雹降雨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二)理顺经费渠道。市防雹管理机构的管理经费、设备维持、维修
费、机动弹药费等,要争取一步到位,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各县区
应普遍建立相对固定的经费渠道。(三)继续抓好基础和配套设施建
设。解决市防雹办的备用电源、交通工具、多功能电台、弹药库等问
题;抓好部分县区炮点的两库、两室、一台建设;搞好市、县防雹指
挥室的建设与改造,使全市防雹基础、配套建设逐步达到标准化、规
范化。(四)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防雹工作管理、
作业指挥、电台使用、火器操作保养、弹药存放、作业值班、检查评
比、表彰奖励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五)切实搞好防雹
队伍建设,努力把我市防雹队伍培养成为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
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谢光同最后说,新的一年任务更加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
、有能力把我市的人工防雹降雨工作做得更好。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