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11
【期号】= 995
【标题】= 丰功写长空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建光  洪义  利泉
【专栏】= 海上新户文学征文
【正文】=
 

丰功写长空

建光  洪义  利泉  (1996.01.11)


<日期>=1996.01.11
<期号>=0995
<标题>=丰功写长空
<版次>=04
<版名>=
<作者>=建光  洪义  利泉
<专栏>=海上新户文学征文
<正文>=
    丰功写长空
    建光  洪义  利泉
    1995年12月22日。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个令垦利人难以忘怀的日子——
    垦利县炼油厂热电工程胜利竣工,并网发电了!
    热电,这是垦利县炼油厂跨行业经营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它的建
成投产,不仅为该厂的生产建设提供了热能和自备电力,而且为居住
在这座小城的人们彻底告别大大小小割据一方的供暖锅炉,告别那恼
人的浓烟滚尘,从根本上解决采暖不足、治理粉尘污染带来了希望与
可能,其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令人刮目相看。
    热电厂筹建之初,按照原定计划,垦利县电业局只负责其中的高
压配电部分。但在施工协调会上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原定承包其
他部分的外地大单位突然提出,要么让他们全包,要么电业局就连发
电机调试、主控楼设备的安装调试一块全包了,其用意很明显,他们
想把所有电气部分都要过去。临阵示弱可不是电业局人的脾性,岂能
“近水楼台不得月”,眼睁睁坐失良机呢?参加施工会的电业局副局
长商清溪站起来一锤定音:“好,热电厂的电气部分我们全包了!”
    豪言既出,语惊四座。
    本地人士在扬眉吐气的同时,又无不为之捏了一把汗。外地承包
商则在后悔自己刚才“将军”一招操之过急的同时,仍然皱起了带问
号的眉头,毫不掩饰对对手能力的怀疑。
    其实,这种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你们毕竟只是一个县级电业局
,发电工程对你们来说又完全是一个陌生领域,又加之工期短、任务
重、技术力量薄弱,这块硬“骨头”怎么说也够你们啃的。
    电业局的领导也深知这项工程的难度。施工协调会刚过,局领导
立即召集了有生技科、用电科、试修所、电气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
会议。电业局局长、党组书记曹博的话句句掷地有声:“高压电气全
部承揽,此举事关大局,要稳扎稳打,群策群力,坚决以一流的质量
、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服务拿下这项工程。”副局长许俊民不失时机
地提出这次施工也正是“内抓质量、外抓形象”的大好时机。经过再
三斟酌,决定由分管生产的副局长商清溪直接负责这项工程,并选派
精兵强将,组成了一支年富力强、敢打硬仗的施工队。
    临危受命,商清溪肩头感到从未有过的沉重。几个难眠之夜,他
思虑再三:敢说就得敢做、敢做就得敢当响。这项工程全市瞩目,干
不好砸了电业局的牌子不说,还会拖延工期,给全县带来经济上的损
失。现在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最先要解决的应是技术上的问
题。于是他带着一批技术骨干到油田、上寿光、跑淄博、进沾化,马
不停蹄地参观学习、取经问道、查阅规程,索取资料,为工程施工寻
求到了雄厚的技术依托,并锻炼了自己的队伍。不久,生技科已经按
照部颁技术规程,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安装调试计划方案。当8月15
日电业局施工队开进热电工地现场时,这已经是一支充满必胜信心的
精锐之师了。
    施工开始后,不时发现所提供的设备与图纸有不符之处,不时有
设计变更单传来,外加工作量也接踵而至,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加重了
施工的难度。承包方完全可以提出延长工期。但电业局施工队的口号
却是:知难而进,按期交工。他们摸爬滚打,早起晚归,每天工时都
在十多个小时,常常为了完善某一环节而晚饭吃到八九点,技术人员
也常常为了某一疑点而通宵达旦地进行技术攻关。
    有一天下午6点多了,干了一天的施工队员已疲惫不堪,正准备
稍事休息后收工吃晚饭。这时淄博开关厂一辆满载十八面PK屏的大卡
车开到工地。这些设备必须马上运到三楼主控室就位。没有谁命令,
队员们又开始了紧张的搬运。这些PK屏最轻的也在三百斤以上,外边
还没有硬包装,而且屏上装配的仪器仪表都非常精密,搬运时绝对不
能磕磕碰碰。队员们抬着这沉重而又娇贵的PK屏,每上一级楼梯都得
小心翼翼。当最后一面PK屏也完好无损地就位后,他们浑身都象散了
架,而此时时针已指向了夜晚九点。
    经过不到两个月的奋战,电业局承揽的高压电气部分安装及静态
调试顺利完工,合格率100%,较炉、机系统提前了一个多月。曹局
长说的速度一流、质量一流终于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落点。县里一位
领导高兴地说:“整个工程中电这一部分没出一点问题,实属不易。
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电业局,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9月29日下午下班后,热电厂的厂长赶到电业局,急切地提出锅
炉试机没有电源,请求10月5日将发电厂至炼油厂变电站的高压线路
架通。电业局的领导立即作了研究,连夜将已放假回家的施工人员召
回,组织起一支突击队迅速开赴现场。这时正赶上深秋后的第一场寒
流,气温骤降。施工现场的条件又极差。稻田地里,车辆不能进出,
全靠人拉肩扛。寒风刺骨,冷雨敲背,但突击队员们毫无怨言,勘察
、立杆、架线。仅仅五天时间,便把一条平时需要七天、全长950米
、包括12基杆子、一个高压交叉跨越的联络线全部接通,并一次送电
成功。
    12月22日,人们盼望已久的日子来到了。19点15分,试验负责人
宣布试验合格率100%,并网准备工作全部完毕。这时,无数双目光
一起投向电气启运小组组长商清溪。只见他果断地挥动了力主沉浮的
大手——
    “并网!”
    一声令下,并网开关启动,显示仪上红灯亮起,并网成功了!顿
时,掌声四起,欢声一片。至此,垦利县的发电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这崭新的一页中,凝聚了垦利县电业局人多少汗水和心血。他们
是笑在最后的,也是笑得最好的。在他们的眼里,那一根根林立的电
杆、那一条条飞架的电线,多象是他们亲手谱写在高空的五线谱,那
热电厂机器欢快的轰鸣,也正象一支令人心潮激荡的乐曲,把电业局
人的丰功播向万里长空。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