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09
【期号】= 994
【标题】= 为天平增辉——记河口区人民法院代院长李国华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段东升
【专栏】= 黄河口人
【正文】=
 

为天平增辉——记河口区人民法院代院长李国华

段东升  (1996.01.09)


<日期>=1996.01.09
<期号>=0994
<标题>=为天平增辉——记河口区人民法院代院长李国华
<版次>=03
<版名>=
<作者>=段东升
<专栏>=黄河口人
<正文>=
    为天平增辉
    ——记河口区人民法院代院长李国华
    本报记者  段东升
    李国华,从河口区土地局的局长调任河口区人民法院的代院长,
且不说隔行如隔山,而在1995年春,这一特殊时期上任的院长,他的
担子更是分外沉重。李国华心里也一直很欣慰:昨日土地官,今天作
法官,两种职业都是为了人民,两种身份都是公仆。正是出于这种思
考,他从一到任就坚持严肃执法,勤政廉洁。
    河日区是胜利油田的主战场,有油田的8个二级单位,常住人口1
7万,流动人口达10万,维护好社会治安是关系全区及油田生产的头
等大事。李国华上任之时,全院人员只有42人,通讯等物质装备全是
空白,审判力量严重不足,办案条件极其艰苦。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他同院党组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争一流”的奋斗
目标。为了发挥审判职能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李国华
集中抓了四件事。
      一是认真开展“三整顿一促进”活动,强化严肃执法。制定完
善了各项严肃执法措施,共五十余种二百多条。他提倡“立即动手,
马上就办”的作风,及时为民排忧解难。严格杜绝人情案,规范审判
程序,在他的领导下,河口区人民法院在全市第一家实行立审分离制
。他亲自挂帅处理积案,依法从重从快审理了一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的犯罪分子。由于严把了质量关,河口区人民法院去年审结的刑事、
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均无改判、无申诉、无发回重审。二是拓宽了
法律服务领域。在全区建立了30多个司法服务点,从上法制课、培训
企业经济法律骨干、指导签订生产经营合同,到出现矛盾后迅速调处
,进行全方位服务。三是加强干警自身素质建设和班子建设。抓政治
学习、抓业务学习、抓廉政建设,李国华提出“领导者行必先人”,
凡是要求全院干警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凡是禁止的,领
导干部必须首先不为。他同全院干警酝酿、讨论相继制定了《廉政建
设八条》、《严肃执法十四条禁令》、《戒酒令》等。不仅健全制度
,还严格落实制度,严格考核,赏罚分明,别具一格地设立“院长奖
励基金”,去年就表彰了6名办案能手、3名书记员、1个先进集体,
极大地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四是抓装备,改善执法条件。经过一年的
艰苦创业,如今全院各庭室通讯、交通设施已齐全,并配备了微机、
速印机、摄像机、电视机等。
    李国华代院长抓审判工作确有一股敢想敢干的劲头,从以上措施
看得出,从他具体负责的刑事审判工作更能体现出来。处理积案期间
,他与审判人员共同分析案情,制定方案,同他们一齐加班到深夜,
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把足迹印满了全区各乡镇和油田厂矿。他顶住
各方压力,依法惩处了河口某执法单位,办成在全市影响较大的民告
官胜诉案件。他常说,单纯办一个案子容易,但其社会效果不可忽视
。去年,他拍板决定选择典型案件,有组织地召开了四次大型宣判会
,他亲自对犯罪分子进行公开宣判,有力地震慑了犯罪,教育了群众
。去年8月,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于培杲来河口区人民法院视察后,
满意地留下了“为天平增辉”几个大字。在去年全市法院系统案件评
查中,河口区人民法院6项指标名列前茅。
    荣誉是全院60名干警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整个领导班子高度团结凝
聚的结晶,自然也是李国华代院长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勤政廉洁所
产生的榜样力量之升华。
    人情功势是每一个执法人员不可避免的现实考验。李国华在河口
工作多年,想敲开他的门的人真是不少。他早就公开了自己的原则:
私利不求、请吃不去、送礼不收、便宜不占、关系案不办。他还有个
贤内助,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杜绝人情案,别说是陌生人,就是老朋
友都难让她打开门,自己的亲戚也让她顶回去过。有一次,一个说情
者无论如何要把礼物留下,结果人还未从楼上下来,东西先让她从窗
口扔下来了。法院内外的人都知道了李国华是个“铁面”法官,办案
子他从无私情,更别想走他的后门。
    李国华代院长深深地感受到,他们肩上扛着的是天下最大的天平
,作为执法者,扛起了它,就一定要让它公平,惩恶扬善,主持公正
,为它增辉,为它添彩。这种意识一直也将永远陪伴鞭策着他。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