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09
【期号】= 994
【标题】= 把握用人标准 选准用好干部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武秀清
【专栏】=
【正文】=
 

把握用人标准 选准用好干部

武秀清  (1996.01.09)


<日期>=1996.01.09
<期号>=0994
<标题>=把握用人标准 选准用好干部
<版次>=03
<版名>=
<作者>=武秀清
<专栏>=
<正文>=
    把握用人标准 选准用好干部
    武秀清
    正确把握新时期的用人标准,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是做好组
织工作、干部工作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强调:“要选人民公认是
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这其中有三条重要原则,即“坚
持改革开放路线”、“有政绩”、“人民公认”。这三条,实际上是
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在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中有机结
合和科学运用,是党的德才兼备用人原则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准
确把握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这三条原则,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新时期
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真正选拔出一大批符合“四化”方针和德
才兼备标准的领导人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
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把握用人标准,必须密切联系干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表现
来考察德和才。在这方面,有的地方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存有这
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用人只要看才就
行了,德不德的无关紧要;有的则认为,只要干部的德好,才不必过
分强求;还有的当上级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时候,就重德轻才,
强调改革开放的时候,就重才轻德;也有的把政绩和德才划等号,等
等。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片面的、有害的。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
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指出“四化”都很
重要,革命化是前提。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有些干部只所以犯错误,
主要是在德的方面出了问题,革命化不合格。因而,选拔任用干部,
尤其要重视干部的革命化,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从德才
兼备的优秀干部中物色符合要求的人选。应当明确,贯彻执行党的基
本路线,不论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还是坚持改革开放和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统一,对干部既有德的要求,又有才的要求。干
部的德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有德无才的人会贻误党的事业,不可重用;有才无德的人会败坏党的
事业,也不能重用。我们不能重德轻才,也不能重才轻德。片面地强
调一个方面,淡化另一个方面,都会造成错误的用人导向。前段时间
有的同志提出,宁用有缺点的能人,不用没有缺点错误的庸人。这种
提法是不科学的。能人的缺点错误,要看是什么性质的,对那些政治
上不坚定,经济上不干净,生活上不检点,脱离群众、搞歪门斜道的
人,“本事”再大,“能力”再强,也不能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
的头脑要始终保持清醒,要选有德之能人,要好中选优,不能顾此失
彼,厚此薄彼。
    正确把握用人标准,必须把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作为
评判干部德才的重要依据。实绩是干部德才的载体,是德才的物化体
现。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
应该主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也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评价一个干部,不仅要听他说的怎样
,更要看他做的怎样,绝不能离开实际工作的检验,离开推动生产力
发展的实际效果去空谈德与才。如果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多年,
那里江山依旧,面貌未改,群众生活没有多大改善,干部群众都不满
意,这样的干部就不能说是有才,也不能说是有德。识别和评价干部
的实绩,要辩证地进行分析,防止孤立、静止和片面地看问题。要弄
清现象与本质、个体与群体、动机与效果、偶然与必然、主观努力与
客观环境等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好实绩与德才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
数字去代替实绩;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不能
只看经济增长数量和速度,忽视或不看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正
确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系,不能把那些急功近利,搞短期
行为,甚至不惜杀鸡取蛋所取得的一时的“成绩”作为政绩来看待;
正确处理好个人作用与集体作用的关系,克服“一顶帽子大家戴”、
“一份成绩大家用”的现象。要认真分析实绩是怎样取得的,个人究
竟起了多大作用、起了什么作用,对干部的实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真正做到以德才定取舍,以发展论功过,以政绩分高低。
    正确把握用人标准,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重视社会公论,把真正
是“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上来。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群众是干
部从政行为的对象,是干部创造实绩的最终承受者,他们的眼里有盏
灯,心中有杆秤。在同一环境里,对干部的功过、是非、优劣,应该
说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对一件事来说,现在公认,将来也
公认,直接了解的人公认,间接了解的人也公认。对一位干部来说,
这个地方的群众公认,那个地方的群众也公认,这样的干部才是过得
硬的干部。因此,评价使用干部,不仅要采纳领导同志的意见,更要
重视群众的意见;不仅要看干部一时的表现,更要看干部一贯的表现
。凡是跑官要官,拉关系、找门子的,一般都没有什么真本事,是一
些私心重、官欲强,甚至投机钻营的人。如果提拔重用了他们,不但
失去民心,还给党的事业造成危害和损失。对这种要官的人,谈不上
给不给官的问题,而是要严厉批评教育。要从根本上杜绝跑官要官的
现象,关键还是要走群众路线。要把党的用人原则和用人标准交给群
众,充分发扬民主,实行组织考察与群众推荐相结合,采取个别谈话
、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
地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对干部的选拔工作,变“伯乐相
马”为“群众相马”,变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为全社会都来
识才、举贤、荐能。通过多方努力和扎实细致的工作,真正把那些德
才素质好、正派做人,踏实做事,清白从政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
子。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