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18
【期号】= 998
【标题】= “人”字效应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张松
【专栏】= 走近万达·万达发展启示录之四
【正文】=
 

“人”字效应

张松  (1996.01.18)


<日期>=1996.01.18
<期号>=0998
<标题>=“人”字效应
<版次>=01
<版名>=
<作者>=张松
<专栏>=走近万达·万达发展启示录之四
<正文>=
    “人”字效应
    本报记者 张松
    有人曾这样说过,“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的相互支撑。
    万达人说的是,支撑是相互的,唯有相互支撑,“人”字的两划
才能凝聚起来。
    尽管表述的角度不同,但都说出了同样重要的道理。相互支撑与
力的凝聚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万达的决策者们有这样一个认识:人是企业的主体,任何一件事
情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人。因此,企业发展的快慢,赖于人的相互间的
理解支持和众人力的聚合。调动和激发企业主体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
,是企业家应该摆上首要位置的大事。而切入点就是“以心换心”,
诚恳待人。
    在万达集团公司员工眼里,他们的总经理巴洪斌是个“严”“慈
”相济的人。严,主要表现工作上,不论是一线员工,还是中层、高
层技术管理人员,该奖的按规定一分不少,该罚的绝不姑息,对技术
管理人员的要求比一线员工更严。他接近员工,了解员工,也让员工
了解自己,与员工同吃同住,没有一点特殊。要求员工做到的,他先
示范并提出“看我的”。员工们都说他是个细心的人,谁家有困难都
装在他心里,有个员工家中失火,生活难以维持,巴洪斌一方面从集
体福利中按规定给予了补助,另一方面发动公司员工为该员工捐款40
00多元,帮他度过难关。随着企业的发展,青年员工越来越多,住房
越来越紧张,巴洪斌和几个副总经理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仍千方百
计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万达公寓”;他针对个
别工种工作环境较差的实际情况,除了发放劳保用品外,还采取了改
善通风,防暑防寒措施,使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为了使员工在
工作之余,有一个学习娱乐的环境,他热心地组织建设了青年之家、
员工之家、党员之家、舞厅和阅览室,买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象棋、扑克等用品,并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比赛,活跃了员工的业余生
活。尤其令万达人不能忘怀的是,巴洪斌作为这个效益如此好的企业
领导,拿的工资和其他几个副总经理一样多,有时还不如一线员工收
入高,而且,他还把近年来各级政府及企业奖励给他的20多万元钱,
全部交给了企业。用他的话说,成绩是大家伙干来的,奖金应该共同
分享。一个人要是钻到了钱眼里,活在世上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巴洪斌在员工心目中是个实在勤奋而且乐于奉献的人。员工在巴
洪斌的眼里都是至亲高朋、创业战友。
    在用人上,万达集团坚持选贤任能,任人唯贤,不唯年龄,不唯
文凭,量才而用,在万达决策层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才25岁。
    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每当一项重大决策和经营战略出台前,都先
由公司党支部成员形成统一意见,再提交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落实执
行。这样做,避免了决策的失误和偏差,同时,也是为企业负责、为
员工负责的具体体现。
    办事处以公心,心里装着员工。这样的企业当家人,员工们怎能
不佩服呢?怎能会不心系万达呢?!公司有的员工,就连春节期间走
亲访友,都不忘了解信息,搜集项目。万达集团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之强可见一斑。也正是如此,“人”字便产生了巨大的效应,
让万达集团驶上了速度和效益的“快车道”。进入了全市十强工业企
业行列和全市乡镇企业50强第2名,被评为“部级全面质量管理达标
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由此
,我们不禁想到这样一句俗话:人心换人心,黄土能成金。只要心齐
,什么样的困难也能克服,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在加速
建设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的今天,心齐泰山移,心齐才能有所
作为,也唯有心齐,才能实现“九五”蓝图,大步跨进二十一世纪的
大门!
    编后:《走近万达》系列报道到今天全部发表出来了。万达人靠
抢抓机遇,扎实苦干,重视科技,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在短时间
内,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省级中型工业企业集团。但愿这四篇粗浅的
报道能给读者或多或少的启示。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