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01
【期号】= 991
【标题】= 阅读黄河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宋守军
【专栏】=
【正文】=
 

阅读黄河

宋守军  (1996.01.01)


<日期>=1996.01.01
<期号>=0991
<标题>=阅读黄河
<版次>=04
<版名>=
<作者>=宋守军
<专栏>=
<正文>=
    阅读黄河
    (散文)
    宋守军
    家住黄河口,听惯了黄河澎湃激昂的涛声,看惯了黄河融归大海
的壮阔,在那黄与蓝的交汇中,常常模糊了历史与黄河的区别与界限。
    黄河是中华5000年历史的见证与丰碑。如今,你来黄河口,就会
见到一座凝聚着黄河的神情与风韵,饱含了黄河的沧桑与悠远的以黄
河为主题的大型观念作品——黄河水体纪念碑。从这里,你会看到一
条大河的起源,也会感受到那执著东去的岁月之奔腾。那1093个容积
为0.53立方米的高压玻璃罐中装着黄河自青藏高原到入海口之间所有
的水文站在1994年8月27日10时同一个时间内每隔五公里所取得的水
样,在这玲珑的790.3米长东西走向的碑体里,简练成一条母亲河的
缩影。
    也许设计者陈强先生不同意在这条碑的周围装缀上更多的树木与
花草是对的,在荒蛮的旷野中,横陈序列的晶莹碑体,更准确的表达
了黄河从豁达无忌中平展给人们的性格,那种恣肆,那种坦诚,尽显
出一个民族的坦荡与恢宏,这种不经任何装扮的秀美与孤傲,才是一
条大河的纪念,一个民族的纪念。
    走过水体纪念碑,就走过了黄河。
    走在未经雕琢的纪念碑基石边;用手抚摸着黄河的水体,似乎在
抚摸着一部厚重的历史。那种苍郁,那种深邃,那种平静中鼓荡出的
强似波涛般的震撼,使人不胜负担。透过盛满黄河之水的水体,会听
到黄河跌宕奔腾的啸唳,也会听到大海在东方以他晨曦中微澜的安详
回应的柔情与企盼,这是一座生命的里程碑。面对着水体纪念碑,就
会感到使命般的沉重,那浑黄的水流,不自觉让人想起母亲风尘归来
腮边那行饱含尘土的泪,不自觉想起胼手胝足,衣衫褴缕的父亲在耕
作中唱起那沙哑沉重的歌谣。
    从第一个盛满青藏高原碧清之水的罐体,向着大海的方向,向着
黄河的方向漫步,那逐渐浑黄的河水以不可抗拒的力量牵动你去读一
个民族的历史,迫使你感受黄皮肤的民族所经受的苦难与屈辱,在这
里,你不但会读懂自然展示给人们的博大,也会读懂生命不甘沉寂的
抗争,更多的却是让人去读懂一种永恒不息的信念。
    走过水体纪念碑,就走过了黄河。站在水体纪念碑旁,每一个中
华民族的子孙都会被历史的静穆雕刻成不朽的塑像,锤炼成睿智的哲
人,请来黄河口,请您阅读黄河。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