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06
【期号】= 993
【标题】= 家庭是只换气扇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赵玉武
【专栏】= 生活感悟
【正文】=
 

家庭是只换气扇

赵玉武  (1996.01.06)


<日期>=1996.01.06
<期号>=0993
<标题>=家庭是只换气扇
<版次>=04
<版名>=
<作者>=赵玉武
<专栏>=生活感悟
<正文>=
    家庭是只换气扇
    文/赵玉武
    自小生活在夫唱妇随、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里;从懂事起,接受
的也多是夫妻相互敬重的教育。然而,在我的心底里,却常常对此不
以为然。
    总是想: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固然可钦可敬,但毕意不
够真实,甚至有些虚伪做作。
    一个人活在世上本就不易。在单位领导面前,得处处谨小慎微,
夹着尾巴做人,生怕一不小心便失宠于领导;在社会上,在亲友面前
,得时刻保持谦卑之态,生怕一放松警惕,将会影响自己在公众面前
的形象。假如,回到家里仍不敢放纵自己,恢复自己的“庐山真面目
”,这人岂能活得不累?
    自小,在老师的眼里,我是个老实听话的好学生。不仅作业按时
完成,就是老师随意说出的一句话,下达的一个任务,也总是如听圣
旨般的唯命是从。在邻人的眼里,我亦是个老实本份的好孩子。甚至
有邻人常常嗟叹:此生投错胎矣!言下之意,我的温柔性情,之于女
孩,有过而无不及!
    其实,真正熟谙我脾性的人,在早期,只有我的父母。在家里,
我的父母虽觉我心地良善,却总嗔怪我不够乖巧。故而我总不能成为
父母的“红孩子”。
    俗话说,山难移,性难改。此话一点不差。虽早已觉察自己的任
性并非好事,然而,却总不懂得改变自己。甚至,此毛病一直延续到
结婚之后,仍无迷途知返之意。
    于是常惹得为妻大为光火。然而,发过火之后,妻总是无可奈何
地原谅了我。剩下的,便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份了。
    当然,自己也并非毫无悔过之意。有时,反省之后也常自忖:这
种性情在家中尚可,在社会上万万使不得。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
正在乎我并总能谅解我的人并不多,除了永远爱的严父慈母外,大概
就只有我患难与共的“糟糠之妻”了。
    看过不知多少关于夫妻、家庭的譬喻,真正认可并引起共鸣的就
只有两句话:夫妻本是同命鸟,家庭是只换气扇。
    因了这同命鸟的存在,人生旅途上才不会畏惧风雨,害怕孤独。
因了这换气扇的存在,在狭小闭塞的“围城”里,我才得以自我调节
,而不致于感到压抑、窒息。
    所以,尽管时下生活在“围城”里的人们大喊大叫,要冲出“围
城”,我和妻却毫无此意,看来,至少在短期内,我们恐怕是无比冲
破“樊笼”的勇气了。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