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04
【期号】= 992
【标题】= 东部草原,你几时醒来?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郭本乐
【专栏】= 芳草地随笔
【正文】=
 

东部草原,你几时醒来?

郭本乐  (1996.01.04)


<日期>=1996.01.04
<期号>=0992
<标题>=东部草原,你几时醒来?
<版次>=02
<版名>=
<作者>=郭本乐
<专栏>=芳草地随笔
<正文>=
    东部草原,你几时醒来?
    本周主笔 郭本乐
    坐车驰骋在黄河三角洲辽阔的土地上,映入你眼帘的是大片大片
的荒草洼地,这种感觉越往北越往东越明显。那里十几里、几十里见
不着一个村庄,茂密的野草一望无边,以致许多观光、考察的外国朋
友看后叹曰:多么好的资源哟!
  那么好的资源,我们究竟利用了多少呢?谈起农业资源,人们往往
两只眼只盯着耕地,其实许多荒坡、荒滩、荒水都可利用、都可开发
,都能向人们提供食物或工业原料。我国人多地少,过去常说,我们
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占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话尽管这样
说,但严格地讲还是不够全面,因为养活人的,不只是粮食,还有肉
鱼蛋奶,而肉鱼蛋奶也不一定全靠粮食转化。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
高,对动物蛋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如果全靠粮食搞转化,势必进一
步加剧本来已很紧张的粮食供求矛盾。在条件尚未成熟、我市所处人
少地多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再走开荒种粮、以粮促牧的路子。因此
,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畜牧业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为黄河三角洲上的中心城市,我市有着大片大片的荒碱草地资源
,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然而,我市的畜牧业生产到现在,还基本上
停留在传统、自然的状态,一家一户,分散、封闭、形不成规模,以
致人少地多的东部草原,良好的牧草年复一年地白白腐烂在地里。笔
者曾到过我市西北部的几个村庄,这些村子碱得不长一棵树,甚至一
棵草,看不到一点绿色。可是,就是这样一些地方,那里的群众守着
几亩碱薄地已经生存了六、七十年,春种秋收,一颗汗珠摔八瓣,也
只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遇到灾年还得靠政府救济。笔者曾问过几个
村民,为什么不东迁或到那里放牧。有的说故土难离,几辈人都生活
在这里,习惯了。也有的说,那边的也虽说荒着,但都有其主,荒着
几十年没人问、没有管,真去开荒、放牧,就会有人出来阻止。一边
是辽阔的草地得不到开发利用,一边却是守着几亩可怜的盐碱地苦熬
的群众,这就是现实。我想,随着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和市场经济的
发展,这种现实再不能持续下去了,有关部门应从黄河三角洲开发的
前景出发,从农民的利益出发,组织和引导群众到东部草原开发,或
迁移或承包,或建大型牧场,总之,再不能让它继续沉睡了。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