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1.11
【期号】= 995
【标题】= 抢滩意识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张松
【专栏】= 走近万达·万达发展启示录之一
【正文】=
 

抢滩意识

张松  (1996.01.11)


<日期>=1996.01.11
<期号>=0995
<标题>=抢滩意识
<版次>=01
<版名>=
<作者>=张松
<专栏>=走近万达·万达发展启示录之一
<正文>=
    抢滩意识
    本报记者 张松
    编者按:东营市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建筑安装队发展
成为名扬黄河三角洲的中型工业企业集团,其发展速度之快、效益之
好令人感叹。万达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报自今日
起,将陆续报道万达集团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期望全市的企业家
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启迪。
    1995年,对万达集团公司来说,的确是大放光彩的一年。
    继被山东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之后,又跻身于全国乡
镇企业最高利税总额千强企业行列,并名列全国金属制品行业最大规
模百强第39位。
    也就在这一年,万达集团的产值达到了1.768亿元,创利税2100
多万元;其中,工业产值达1.426亿元,实现利税1823万元,着着实
实地发达起来。
    短短8年间,万达从一个不足50人的建筑安装队,迅速发展成为
具有较强实力的工业企业集团,走出了“建筑安装打基础,工业项目
迈大步”的企业发展成功之路。
   走近万达,细细探寻,我们不难看出,万达集团发展和崛起的轨
迹里,印痕最深的当属万达人的“抢滩意识”——抓住机遇,发展自
己。
    1988年,万达集团公司的当家人——巴洪斌,从胜坨乡综合厂党
支部书记的位置上调到了万达集团公司的前身——安装公司。当时的
企业,除了几部拖拉机、电焊机,再也没有什么家当。那几十号人无
事可做,松松散散,难见生机。而此时,油田大规模的滨海夺油会战
正是热火朝天,大量的地面设施建设急需安装队伍的加入。
    巴洪斌和他的伙计们瞅准了:这是闯路子、创牌子的大好机遇。
必须抢抓在手!当时,正值雨季,施工现场成了烂泥滩,一些大的施
工队不愿意干,急得油田单位的同志团团转。就在这个当口,巴洪斌
出现在油田同志的面前,拍着胸脯说:“这活我们干。”“你们能行
吗”?人家把怀疑的目光盯在了落后的设备上。巴洪斌立下了军令状
:“一期工程干不好,我们走人,所有资产留下。”贷款添置的6部
拖拉机、4部汽车到位了,两个安装分队组建完成了,加上职工们的
顽强拼搏,终于提前4天完成了长达4公里的529管线安装任务。这
一机遇之仗,打得异常艰苦,但却打出了信誉,打出了企业的生机,
也为以后的发展铺就了一条路。
    时隔不久,他获悉油田每年需要数千吨油毡,而当地却没有生产
厂家。巴洪斌敏税地意识到,这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原料和销
售市场的考察情况,使他果断地拍板,投资20万元立即上马了油毡纸
厂。投产10个月就全部收回投资,产品供不应求,并远销到香港、缅
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万达人再一次与机遇握紧了手。
    在万达集团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万达人不仅善于抓机遇,而且会
找机遇。几年前,在他们为油田施工的一项安装工程中,因电磁线紧
缺,甲方只好通知他们停工。巴洪斌问油田一位工程师:“换别的金
属线行吗?”工程师摇了摇头说:“不行。只能用这一种”。言至此
处,工程师长叹了一口气。就是这声叹气,把巴洪斌叹了个激灵。而
且,随后进行的市场考察结果表明:电磁线在国内属紧俏产品,全国
只有两个生产厂家,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每年都要大量进口,仅
胜利油田一年就需要600万元的货。万达人惊喜了,决心也下定了!
这种高新技术产品在乡镇企业照样能生产出来,而且要在东营地区拔
头等。万达人三顾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五赴天津绝缘材料厂,专家
终于来到了胜坨。3个月设备安装完毕,6个月产品试制成功,当巴洪
斌带着产品专赴广州电器研究所鉴定时,该所的技术权威十分惊讶,
连声赞叹:“太好了,一个乡镇企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这样
的产品,太不可思议了。”就是这种产品让万达集团公司抢了先、扬
了名,先后获两项国际大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省星火计划奖、省
新技术产品发明一等奖,牢牢地占领了国内几大油田的销售市场,产
品畅销不衰,效益之好自不多言。
    ……毋需再有过多的述说,我们至少可以明白一个普通的道理: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关键是能不能抢先一步抓住机遇。认清了
,找到了,看准了,就要牢牢地把握住,任何成功发达的企业无不如
此。此理又何止是仅对企业而言呢?!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