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3.02
【期号】= 1017
【标题】= 关于《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报告——1996年1月29日在东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阎启俊
【专栏】=
【正文】=
 

关于《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报告——1996年1月29日在东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阎启俊  (1996.03.02)


<日期>=1996.03.02
<期号>=1017
<标题>=关于《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报告——1996年1月29日在东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版次>=01
<版名>=
<作者>=阎启俊
<专栏>=
<正文>=
  关于《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
标纲要(草案)》的报告
  ——1996年1月29日在东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东营市市长 阎启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报告,请连
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
见。
    一、“八五”期间我市改革和建设取得新成就,计划确定的主要
任务胜利完成
      “八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
下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
改革开放为动力,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集中力量
发展经济,促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八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推动黄河三角洲开
发迈出了重大步伐。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预计1995年全市国内生
产总值可达217.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69.3%,
年均增长11%,其中地方82.5亿元,增长1倍,年均增长15%;工农
业总产值可达169.36亿元,比1990年增长41.1%,年均增长7.1%
,其中地方84.36亿元,增长1.95倍,年均增长24.2%;第三产业
增加值可达24.28亿元,比1990年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大力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双高一优”农业。“八五”期间累计开发
荒碱地70.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2.2万亩,新增粮棉生产能力分别
达到53万吨和2.6万吨。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除棉花以外,主要农副
产品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1995年农业总产值可达23.36亿元,
比1990年增长75.9%,年均增长12%。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预计199
5年总产值可达97.5亿元,比1990年增长6.3倍,年均增长48.8%
。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改造并举,工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预计1995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可达146亿元,比1990年增长36.8%,年均增长6
.5%,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可达61亿元,比1990年翻两番,初步形
成了以石油化工、盐和盐化工、纺织、造纸、机电、建筑建材、食品
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石油工业增储稳产,“八五”期间新增石油地
质储量5亿吨,天然气储量54亿立方米,年产原油稳定在3000多万吨
。培育市场体系,搞活商品流通,建成一批骨干商场和批发市场,繁
荣发展了城乡经济。预计199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35.69
亿元,比1990年增长2.9倍,年均增长31.6%。财政金融保险事业
发展较快,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不断增强。预计1995年全市地方财政收
入可达5.29亿元,同口径比199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22.5%;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1990年的28.4亿元增加到109.8亿元,各
项贷款余额由34.1亿元增加到81.6亿元;全市保险业务收入达1.6
9亿元,比1990年增长2.3倍。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体私
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八五”期间,通
过深化改革,城乡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市场机制的主
导作用逐步加大。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机
制,积极探索并逐步推行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和农业综合开发股份制
,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以转变经
营方式和深化内部改革为重点,农牧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全市股份制企业发展到139家
,组建企业集团36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加快,活力渐趋增强
。顺利实施财税体制改革,以分税制为主要特征的新财税体制正常运
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基本分离。金
融证券、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初步建立。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住
房制度改革。计划、投资、价格、社会保障制度和机构改革也有了较
大进展。以改革促开放,国务院批准我市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省政府
批准列入全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推动了外向型
经济的迅速发展。预计1995年全市外贸出口创汇1612.6万美元,其
中自营出口创汇709.6万美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八五”期间累
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90个,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
资1亿美元,全市三资企业已发展到277家。市县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
,东营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批准进区建设项目38个,建成投产8个。
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国内横向经济联合,东营市在国内外的
知名度日益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坚
持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了承载区域经
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骨干框架。共新建扩建大中型引黄工程3项,
水库32座,新增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全市引提水能力达到450立
方米/秒,一次性蓄水能力达到4.6亿立方米。公路建设跨入全省先
进行列。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8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7.96公里
/百平方公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较快,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
路。东营港至黄河大桥一级汽车专用路建成通车。东营港一期扩建工
程第一个3000吨级泊位基本建成,开通了东营至大连滚装运输航线;
铁路开通了东营至浦口的客运列车。加强电力建设,胜利电厂一期工
程2×2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全市新建成输变电站32座,用电总量
达到56亿千瓦时,所有乡镇和村庄都通了电。邮电通信迅速发展,全
市程控交换机容量达到19.4万门,装机14.1万部,电话普及率达到
每百人8.73部,实现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拨。运用综合措施治理黄河
口,开始取得成效,为区域经济布局的展开创造了有利条件。“八五
”期间,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65亿元,增强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科技教育蓬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制定政策措施,
强化科技教育。“八五”期间,累计投入科技开发经费3.23亿元,
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47项,开发新产品206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市用于教育事业的总投入达5亿元,4个县区
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各类教育事业
发展较快,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199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
在校生达到2.9万人,普通中小学在校生25.9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
率达到99.8%。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1995年全市计划
生育率达到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6‰。土地管理和环境
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
提高。劳动、人事、审计、统计、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
、地名史志、文物档案、社会福利、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发
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市,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
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
公安、司法、国家安全工作,推进社会治安和油区秩序综合治理,严
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国防教
育,支持了军队建设,加强了人民武装工作。开展城乡社会主义思想
教育和向先进英模人物学习等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八五”期间
,中心城建设投资累计达24亿元,建成城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基
本形成了城市基础框架,实现了创建省级卫生城的目标。县城和村镇
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乡面貌大大改观。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
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预计1995年全市职工平
均工资可达6960元,其中地方职工平均工资可达3800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1636元,比1990年增加1067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73.3亿元,比1990年增加58.3亿元。
    各位代表,“八五”期间我市改革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在市
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党政
和全市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地方和胜利油田携手共建的结果
。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对政府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石
油大学、济军生产基地、驻东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及中央和省驻
东营各单位,积极参加了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在此,我代表市人民
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支持表示
衷心的感谢!
    回顾“八五”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自己的经验。
概括起来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和上级指示精神与东营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双轨驱动”,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
,使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当代中国重大的课题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列入省和国家决策,并开始推上国际舞台;始终坚持“两个满意、
一个放心”的工作目标,油田和地方紧密结合,发扬“团结求实、艰
苦创业”的精神,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共建油洲绿洲,使资源和区位
优势日益得到发挥,兴油富民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始终坚持求实务实
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两个文明一起抓,促进了经济和社会
事业的协调发展。这些基本的经验,是全市人民辛勤实践的总结,是
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并在实
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以指导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
胜利。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八五”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
到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站在东营看东营,建市以来特别是“八五”
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很快,但走出东营看东营,我市与先进
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我们的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如果不加快
发展,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会继续拉大。市政府认为,当前我市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区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石
油替代产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规模;农业基础还很脆弱,地方工业
总量少、档次低,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现有企业效益不够理想;建
设资金紧张,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还没有解决;社会治安中的一
些隐患依然存在,重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仍然缺乏安全感
。从政府工作来看,组织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亟待提高;有些部门
服务观念淡薄,工作效率不高;惩治腐败、廉政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
艰巨。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
解决。
    二、“九五”和到201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各位代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规划了今后15
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我们行动的纲领。省委六届
五次全会原则通过的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对黄河三角洲开发作出了总体规划要求,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
机遇。分析当前形势,预测未来走势,今后15年将是加快实施黄河三
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至关重要的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机遇
,加快发展,努力开创跨世纪的新局面。为此,我市《纲要(草案)
》初步确定,“九五”和到2010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为指针,解放思想,总结经验,抢抓机遇,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
心,进一步启动改革开放两大动力,着力做好做活两个根本性转变、
油地结合、重点突破三篇文章,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
本世纪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第三个翻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经过
10年的努力奋斗,到2010年,建成山东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业
基地,培植起现代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基本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
纪工程的战略目标,形成现代化、外向型的新经济区,把东营市建成
森林环抱中的组团式石油港口城市。
    主要计划指标初步确定为:
    国内生产总值,按1995年价格计算,“九五”期间年均增长7%
,2000年达到301亿元,其中地方达到166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
10年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地方达到645亿元,年均增长
14%。“九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2000年达到269
亿元,其中地方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九五”末调整为10.6∶76.1∶13.3。出口创汇年均增长35%,200
0年达到72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2000年达
到9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000年达到11亿元;各项存
款余额年均增长25%,2000年达到3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
6%,2000年达到171亿元。“九五”期间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
额193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00元和3800元。“九五”期间年均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9‰,2001—2010年控制在6‰。
    “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快建设农
牧渔业基地。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抓住国家
拟在黄河三角洲建设粮棉基地的有利机遇,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向广度
和深度进军。保持粮棉生产的稳定增长,“九五”期间计划新开发荒
碱地4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70万亩,加上原有的生产能力,力争到20
00年全市粮棉总产量分别达到115万吨和4万吨。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
,走专业化、集约化饲养和饲养结构多元化的路子,建设一批重要的
畜牧业基地,到2000年肉蛋奶总量达到28万吨。围绕建设“海上东营
”,积极发展海洋捕捞、海淡水养殖,加快渔港渔村建设,到2000年
水产品总量达到18万吨。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着力
营造用材林、经济林,搞好路域水域绿化、农田林网和林粮间作,绿
化东营大地,改善生态环境,力争到200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积
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双高一优”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需
求,调整优化内部结构,重点发展粮棉、畜牧、水产、蔬菜、林果、
芦笋等主导产业,切实搞好农副产品深加工,建设一批农副产品龙头
加工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形成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格
局,争取到2000年主要农副产品人均占有量跃居全省前列。积极发展
农村二、三产业和庭院经济,广开增收渠道,力争使农民收入逐年有
大的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
全投入机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发展后劲。继续把乡镇企
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改造存量、优化增量、深化改
革、政策引导和强化扶持等措施,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规
模档次,并推动其向集团化发展,使之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带动农民奔小康。力争到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45亿元,
比1995年增长1.5倍。
      (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培植主导产业,努力壮大
工业整体实力。针对我市工业现状,“九五”期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内涵外延并举,增量增效并重,调整优化结
构,大力发展石油、石油化工、盐化工、机电、轻纺、建筑建材等重
点产业。继续强化能源基地建设,努力保持石油工业增储稳产,不失
时机地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坚持走“油头化尾”综合利用的路子,努
力扩大原油加工能力,加快垦利、广饶、利津、东营区和胜利稠油厂
的石化项目建设,促使顺酐、1—4丁二醇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根据
省里的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在东营建设大型炼油、乙烯和化肥生
产项目。“九五”期间,争取建设东营500万吨稠油炼油厂和30万吨
合成氨,后10年争取建设45—60万吨乙烯工程。支持精细化工园建设
,以加碘盐、离子膜烧碱项目为骨干,加快发展盐化工业。围绕服务
油田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开发高、精、尖的机电产品。加快轻工
、纺织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加工深度和产品档次,重点抓
好中密度纤维板厂的经营管理和配套项目建设,改造扩建棉纺和纸业
集团公司。扩大建材生产能力,着力抓好PVC管材、沥青膜等重点项
目和骨干企业,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加快建筑业发展,提高技术装备
水平和规划设计水平,“九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比重提高到10%。发展企业集团,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努力培植一批
年产值过5亿、超10亿的企业集团,形成工业发展的群体优势。抓好
技术进步,加大现有企业的技改力度,“九五”期间全市技改投资在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开发
名优产品,更好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把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同开展
创造性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通
过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尽快形成牵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
业体系,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
      (三)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商品流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
三产业的繁荣兴旺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九五”期间,充分利
用现有设施,继续培育完善商品市场体系,重点建设物资交易中心、
水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区域性工业品专业市场,搞好城
市大中型商业设施的配套完善,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
能完备的商品市场网络。充分发挥国合商业主渠道的作用,培育农工
商、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商贸集团。建立健全粮棉等重要商品储备制
度和风险基金,增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发展多种形式
的商业、饮食服务业,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发展金融、土地、房
产、技术、劳务、信息、咨询等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
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律师、公证、仲裁、会计、审计、社
会保险等服务业和社会中介组织,更好地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开发
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引导个体
私营经济加快发展,努力培植更多的经济生长点。加强市场管理,规
范市场秩序,控制物价上涨,打击不法经营,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增强经
济发展后劲。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九五”期间要继续加强建设。水利建设要以提高整个东营地区的水资
源保障能力和兴利除害为目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城市供水、黄河
口治理等统筹规划布局,分级分专业实施,做到引蓄并重,灌排结合
,水系配套,流域治理。黄灌区要集中力量确保完成南展水库一期工
程,新建一批大中小型平原水库,新增蓄水能力达到2亿立方米。井
灌区重点是搞好机井开发利用和淡水补源,防止海水入浸。河流治理
要在搞好内河防洪除涝改碱工程建设的同时,实施好黄河河口治理一
期工程,继续稳定黄河现行入海流路。交通建设的目标是发展立体交
通网络。公路建设要实现向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战略转变。“九五”期
间争取建成东红路黄河大桥至济青段高速公路,到“九五”末争取全
市公路密度达到60公里/百平方公里。积极配合省实施德东铁路建设
,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启用东营机场。规划建设东营港万吨级以上深水
泊位,开辟东营海上大通道。电力建设要以胜利电厂2×35万千瓦机
组和东营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为重点,继续配套发展完善,为全
市加快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加快邮电通信事业发展,增强综合
通信能力,努力建设现代化通信网,力争到2000年全市所有乡镇和经
济发达村电话进入国际国内直拨。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九五”期间,城市建设要以
编制实施新一轮总体建设规划为重点,加速中心城的集聚和城市组团
的发育,加快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县城、建制镇(工
矿区)三个层次为主体的具有东营特色的城市组群。市政公用设施建
设重点放在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工程、管道煤气、公共交通等方面,
同时加快住宅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争创国家级卫生城,不断提高和
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要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路子,充分发挥政府
、企业、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和
管理科学化。下功夫搞好城区园林绿化,力争到本世纪末,中心城达
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初步展现出“森林环抱中的组团式石油港口城
市”的风采。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并与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结
合起来,促进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
      (五)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努力培植财源,为经济发展提供
财力保障。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市今后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必须
千方百计加以解决。首先,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筛选一批规模大、效
益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实际、有发展前途的重点建设项目,
力争列入国家和省的计划盘子,以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其次,全面
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建设项目股份制,发掘我市闲散资金潜力
,组建多种形式的共同投资基金,调动社会各界各方面投资建设的积
极性,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第三,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拓
宽利用外资渠道,鼓励外商在竞争性领域直接投资,参与基础性项目
建设,力争在利用外资的领域和数量上实现新的突破。第四,引导和
帮助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强化管理,开拓市场,盘活存量资
产,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使用效益。此外,省里已将建立黄河三角洲
开发基金列入“九五”计划,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尽早建立,
同时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组建黄河三角洲
开发银行、东营交通银行及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城市和农
村信用社,多渠道为大规模开发建设筹集资金。要更好地加强地方财
源建设,巩固壮大工业支柱财源,强化农业基础财源,大力培植第三
产业新兴财源,大力发展以外向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后续财源
,强化税收征管,堵塞跑冒滴漏,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逐
步提高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着力做好做活的三篇文章是:
    做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文章,努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中央提出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
的根本性转变。我们要立足实际,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经济体制
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与发
展、增效与增量的辩证关系,既要努力膨胀经济总量,又要促进生产
要素的优化组合,大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整体素质。通过积极推进
两个转变,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
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
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
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快速高效发展的
路子。
    做好油地结合的文章,在兴油害民和发展繁荣社区经济上实现新
突破。一是在思想认识上结合。搞好油地结合,实现共同发展,符合
国家的利益,符合油田的利益,符合地方的利益,符合包括油田广大
干部职工在内的全市人民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是振兴东营经济和实现
黄河三角洲长期繁荣的必由之路。全市人民要充分认识搞好油地结合
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共兴共荣、共同发展的思想,奠定油地结合的
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在发展目标上结合。要把油地结合的方向、思路
、重点和措施统一到建设三大基地和石油港口城市这个大目标上来。
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油田的改革和发展。油地
双方要共同努力,加速发展石油替代产业,推动三大基地和石油港口
城市建设。三是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社会发展等方面实现多
层次全方位的结合。四是在工作制度上结合。即市和油田要建立联席
会议制度,互通工作情况,交流发展经验,共商发展大计,把具体结
合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全面的结合,搞好共建,最大限度地发
挥东营地区的优势,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做好重点突破的文章,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没有
重点突破,就不能带动全面发展。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围绕“九五”
经济发展的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和牵动全局的工作,强化措施,集中
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工作目标的实现。坚持抓强带弱
促中间,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行扶优限劣,优胜劣汰,鼓励有
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加快发展。“九五”期间突出抓强乡镇强企业强项
目,带动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加强工作调度,切实解决好企
业扭亏增盈、减轻农民负担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改善经济运行环
境。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
机和活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的战略任务。我们
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建立和完善
新的经济体制,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更大进展,进一步解放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
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全面准确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
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认真搞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积极推行股份
制或股份合作制,加大改革力度,依靠工人阶级,配好领导班子,健
全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争取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
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
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新建扩建企业一律按现代企业制
度运作。大力发展企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以强带弱,强强联
合,优势互补,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塑料加工、盐业及盐
化工、建筑建材等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充分发挥它们在国民经
济中的骨干作用。国有小企业,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股份合作制、
外资嫁接、租赁、拍卖、兼并、转让、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
,加快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于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在界定资
产来源、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改组为合伙企业或
股份合作制企业,符合条件的依法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一视同
仁,依法征税,形成平等竞争环境。农村改革,在坚持党在农村的基
本政策长期不变的前提下,重点是转变经营方式,完善社会化服务。
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实施“111
”、“155”工程,即这两项工程每项培植家庭农场1万个,每个家庭
农场经营土地分别达到100亩、50亩,年总收入分别达到10万元和5万
元,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积极推行股份制农业开发,采
取转包、入股等方式发展集约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土地
使用权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基金会,多
元化加大农业投入。以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为
重点,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生产和市场的对接
,引导广大农民更好地发展生产,走向市场,实现富裕。加快供销社
改革,真正办成为农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深化农牧场改革,大力
发展家庭农牧场和多种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
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计划要合理确定和
管好宏观调控目标,集中建设资金,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税收征管方式,合理划分各
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建立健全复式预算,不断提高建设性资金比重
。稳步推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拓展融资市场,提高金融服
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搞好各项配套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权责明
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完
善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利用企业、社会和政府的
力量,多渠道分流企业富余职工;完善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制
度,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对外贸易要坚持
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出口商品
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自营出口企业和集团,推动外贸企业向实业化、
集团化、国际化发展。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积极争取设
立保税区和加工贸易区,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和出口创汇能力。加大对
外招商力度,坚持以商招商和让利在前、得利在后的原则,制订优惠
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外资的重点要放在吸引国外的
大财团、大商社,兴办大项目、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上,鼓励外
资投向农业综合开发、能源、基础设施、石油化工、盐化工及轻纺机
电项目,改善利用外资的质量。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无偿援
助,抓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
。以提高效益为前提,切实加强三资企业管理,提高外资到位率、开
业投产率、资金利税率和出口创汇率,确保办一个、成一个、带一片
。力争到“九五”末,三资企业发展到500家,累计利用外资达到3亿
美元。进一步办好东营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开
发机制,吸引更多的项目,尽快形成规模,发挥好对外开放的示范、
窗口作用。东营港已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口岸,我们要
加快海关、商检、边检、港监、动植检、卫检等联检机构建设,争取
港口早日配套完善并通过验收后正式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涉外服务
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依法保护中外
投资者和职工的正当权益,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的吸引力,推动对外开
放在更高的层次上健康发展。
    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
进步
    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纲要(草案)》对此作了全面安排。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证。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切实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
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工作要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实现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科技
进步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
术,认真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组织好重要农业技术的科技攻关
。“九五”期间推广100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整体科技水
平。继续把实施“星火计划”作为加快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步伐
的战略措施,努力建设一批星火技术密集乡镇。工业行业要加快新产
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集中力量重点
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质量过得硬、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产品。以实
施“火炬计划”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九五”期间,培
植20个高技术产业生长点,40家高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企业集团。
依托石油大学创办高科技园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民营科技企
业,繁荣技术贸易,保护知识产权。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队
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科技推广网络,为科技事业发展打下
坚实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是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根
本大计。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实施《教育
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
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强化基础教育,抓好学前教育,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以加强骨干职业学校建设为重点,广泛推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
育。逐步形成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专)、短期职
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多层次培养和引进人才,提
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以市电大、联合大学为依
托,争取建立东营高等专科学校。全力支持石油大学进入“211”工
程。落实政策,逐步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风尚,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各方面专业人才,努力改善知识分子
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计划生育既要抓紧
又要抓好,提倡晚婚晚育,搞好优生优育。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流动
人口上,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利
用上地、水、油气、草原和其他自然资源,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
度,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补偿机制。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和地震监
测预报,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整治,改善城乡环
境质量。积极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到本世纪末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繁荣文艺创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改变我市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发展竞技体育,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切实保护
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
扶贫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顺利推进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教育人民,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新人。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热爱
东营、热爱油田、热爱黄河三角洲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
家庭伦理教育,反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
的思想和行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形成艰苦创业光荣、奢侈浪费
为耻的社会风气。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工农兵共建活动,
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破除陈规陋习,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保障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各级政
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贯彻人大常委会的各
项决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决
策、决策执行、执法责任、民主监督等程序和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
设,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滥用职权等现象,建立对执法违法的追究制度和赔偿制度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特别是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
平和能力。切实抓好“三五”普法教育,认真实施依法治市五年规划
,努力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和城乡集中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严
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净化
社会环境。继续坚持油区治安重中之重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整治防
范措施,稳定油区秩序,争创全国文明油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发
展基层民主,增强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自治能力。
    五、解放思想,团结实干,为圆满完成“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
景目标而奋斗
    各位代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经过这次人代会审议
通过之后,从今年起就要付诸实施,全市人民面临着光荣而艰巨的任
务。我们要脚踏实地,加倍努力,扎实工作,分步实施,不断夺取改
革和建设的新胜利。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是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市上下要强化机遇意识、进取意
识、争创意识和开放意识,坚决克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畏难发愁
、不思进取的思想,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闯敢试,敢想敢干
,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紧
密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同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真正做到能办大事,会办难事,敢办新事,一
心一意办实事。
    加强团结协作,形成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团结出凝聚
力、出生产力,搞好团结协作是做好各方面工作,顺利实现“九五”
计划和远景目标的重要保证。要以东营人民的事业为重,从加快我市
发展的大局出发,努力增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团结,心往一处想
,劲朝一处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加快我市发展建功立业。各级
政府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要做团结的表率。要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黄河三角洲开发
大业的合力。
    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和改善政府工作。实现今后15年的发展
目标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不断
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要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
识,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转变职能,改进作
风。搞好机构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转到管理、协调、监
督、服务上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
形成求实务实抓落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强化
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确保政府工作高效运转。加强廉洁勤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爱民敬业,勤奋工作,树立政府机关的良好风范。
    切实做好今年的工作,为实施“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今
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十年看五年,五年看头年,扎扎实
实做好今年的工作,就可以为顺利实施“九五”计划打下一个好基础
。农业突出综合开发,切实抓好粮棉生产,力争粮食产量达到93万吨
,棉花产量2.6万吨。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各业和乡镇企业,努力实现
年度计划目标。下大力气抓好以蓄水工程为主的水利设施建设,全市
今年新增蓄水能力3000万立方米,解决农村第三批5万人吃水困难。
地方工业重点抓好现有企业和新上项目,产值、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
25%和16%。技术改造投资力争完成8亿元。商贸业要大力开拓市场
,搞活商品流通。坚持增收节支,严格税收征管,确保实现财政收支
平衡。拓展对外贸易,年内全市出口创汇2180万美元,增长35%。抓
好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在突出抓好经济工
作的同时,推进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次会议还要审议
批准199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我们要集中力量做好工作
,确保年度计划任务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的宏伟蓝图,把一个
繁荣昌盛的东营市带入二十一世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全
市人民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昂扬的斗志
,满怀信心,奋发进取,开拓前进,为胜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图片)
    阎启俊在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报告》。
                (刘文忠 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