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5.02
【期号】= 1043
【标题】= 女孩一封信  引出大话题  市委书记国家森提出要大力倡导扶危济贫好风气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张松
【专栏】= 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正文】=
 

女孩一封信  引出大话题  市委书记国家森提出要大力倡导扶危济贫好风气

张松  (1996.05.02)


<日期>=1996.05.02
<期号>=1043
<标题>=女孩一封信  引出大话题  市委书记国家森提出要大力倡导扶危济贫好风气
<版次>=01
<版名>=
<作者>=张松
<专栏>=精神文明建设纪事
<正文>=
  女孩一封信  引出大话题
    市委书记国家森提出要大力倡导扶危济贫好风气
  本报讯 (记者 张松)近日,广饶县石村镇石村一名15岁的女孩
,写信给市委,述说了其母患重病后倍受社会各界尤其是镇委、镇政
府和胜利医院医护人员关心帮助的事。
    信中写道:尊敬的市委领导您好。我是广饶县石村镇石村一名15
岁的女孩,名叫王静。从去年上半年,我妈因患双肾输尿管结核病住
院治疗,一年来,家境已十分贫寒,加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和弟
弟只好退学来帮爸爸照顾妈妈、种责任田。
    镇党委得知后,积极倡议献爱心活动,钟家春叔叔(石村镇党委
书记)和各位领导带头捐款,并及时把一万多元捐款送到医院。春节
期间,镇里的领导送来的年货要啥有啥。钟叔叔还给我和弟弟买了新
书包。一过了春节,他又把俺姐弟俩送到了学校,重新踏进了分别近
一年的学校大门。妈妈在胜利医院治病期间,医生康新利叔叔用自己
的钱为妈妈买药,亲手煎药,护士阿姨们也常帮这帮那。这一切,在
我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是党培养出来的好干部,好医生救了俺
这一家人,党恩似海,情重如山!俺全家人衷心感谢党和政府!
    市委书记国家森仔细批阅了这封充满感激的来信,他要求,要向
这些同志学习,大力弘扬扶危济贫的好风气。
  调查附记
    按照市委领导的批示,记者于4月27日来到广饶县石村镇和胜利
医院,进行了深入地调查了解。
    这天上午,记者在石村镇见到镇委书记钟家春、镇长郭建忠、镇
委副书记黄国庆、副镇长李静等人。据他们介绍,石村村民王立新的
妻子万淑敏(40岁)的患病之事,是包村干部于1月中旬发现后报告
镇党委的。当时,只知道其病情严重,已花了10多万元的医疗费,而
且由于无力付学费,15岁的女儿王静和12岁的儿子王江波已辍学近一
年,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和一些口粮卖掉了,亲朋好友、街坊邻里都
借遍了钱,家境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镇里于1月28日决定在镇
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起“伸出友爱之手,献出一份爱心”活动。倡
议一出,镇领导率先每人捐款100元,随即从学校到企业,从机关干
部到工人学生,都纷纷加入了社会救助的队伍,不到三天时间1000多
人就捐款11170元。钟家春、郭建忠、李静专程赶到医院送去了捐款
和党和政府的温暖。
    春节前夕,镇里给王家送去了鸡、鱼、肉、烟、酒、糖、茶、面
粉和蔬菜。在王家看到王静、王江波辍学在家,镇里的领导果断决定
,免收学费,让孩子复学,并给两个孩子买了新书包。钟家春还拿出
自己的400元工资与王江波结成了1+1助学对子,保证孩子完成学业
。最近,钟家春、郭建忠又与其他领导商定,将县里发的乡镇企业年
度目标奖金5000元,送给王立新,帮他建一处磨坊(小型面粉加工厂
),以使他尽快摆脱贫困。
    我们来到王静家,只见院子里有几个人正帮着建磨坊,王立新说
:“建起这个磨坊,一来为帮我助我的老少爷们提供方便,二来能多
少挣几个钱养家。要不是有党委政府和这么多的好心人,俺这个家真
不好办了。”
    走进堂屋,王静的妈妈正坐在一旧沙发上,脸色苍白,但精神尚
好。由于药物所致,她已听不见我们说话。看见来人,她还下意识地
将导尿管往身后掖了掖。不一会,她认出了钟家春等人,眼睛慢慢地
湿润了,哭了起来,她在场的妹妹(王静的姑姑)说:“她这是激动
的,一见镇里有人来看她就这样,想说感谢的话说不出来”。走出屋
子,记者了解到,她目前病情基本稳定,但由于负债沉重高达10多万
元,但病情要有大的改观,除了资金问题外,恐怕现在的医疗技术也
难以实现。
    临近中午12点,王静和王江波放学回来。王静的奶奶告诉我们,
钟书记来送书包接俩孩子上学时,小江波接过书包高兴地跳了起来,
嘴里还光吆喝:俺有新书包了,俺又能上学了。王静的奶奶摸着小江
波的头说:“孩子,你要记住,要不是党和政府,你就上不了学了”
。站在一旁的小王静眼里噙满了泪。
    走出王家大门,回首道别,我们发现大门上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
:党恩似海,情重如山。当记者问钟家春为何不愿意张扬此事时,他
诚恳地说:“作为一级党委政府的负责人,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是在
尽职责,份内之事,没有必要张扬”。下午,我们来到胜利医院第十
病区,找到了王静信中提到的病区主任康新立和护士长赵瑞霞。康新
利听清我们的来意后说:“真不值得宣传。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痛
苦是天职。”在我们一再要求下,他才向我们介绍了王静之母在此治
疗7个多月来,发生在病区里的感人事。据了解,万淑敏患的是“双
肾输尿管结核病。”从去年7月22日入院到今年2月18日出院,其间共
做了两次大手术。医院的董院长、外科主任都常来看望她。由于营养
不良,病人无力拉出大便,有时还出现梗阻,为了解除病人痛苦,康
新立就用手给病人一点点地往外抠大便。他从家里拿来鸡蛋、猪肉给
病人增加营养,有时医院缺药,他就用自己的钱外出买药,前后共买
了20多盒药,他还亲自动手为病人熬药。就连病人的餐具都是他和护
士们从家里拿来的。护士长赵瑞霞看陪床的王立新冬天穿的单,就从
家里拿来一件上衣送给他御寒,她还热心地给病人洗头、剪指甲,专
门给病人做爱吃的小米面窝头。病区的许多医生护士都向这个特殊病
人伸出了温暖的手,有的送营养品,有的送衣服……。真正地体现出
中华民族扶危济贫的传统美德。
  记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这种美德的发扬与光大,显得更为迫切
和重要。(张松/文 黄利平/摄)
(附图片)
    王静的母亲因患双肾输尿管结核病两次住院,胜利医院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康新立(中)、护士长赵瑞霞(左)为她精心治疗,关心照
顾,全家人感激不尽。
    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近一年的王静和弟弟王江波在镇领导的帮助
下重返校园。
    镇委书记钟家春(左一)、镇长郭建忠(左二)等石村镇的领导
又一次来到王静家。患重病的母亲万淑敏感动地流下眼泪。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