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6.11
【期号】= 1060
【标题】= 情系农税——记利津县财政局农财股股长扈瑞禹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孟繁俭 张岩
【专栏】= 绿洲众生相
【正文】=
 

情系农税——记利津县财政局农财股股长扈瑞禹

孟繁俭 张岩  (1996.06.11)


<日期>=1996.06.11
<期号>=1060
<标题>=情系农税——记利津县财政局农财股股长扈瑞禹
<版次>=02
<版名>=
<作者>=孟繁俭 张岩
<专栏>=绿洲众生相
<正文>=
    情系农税
    ——记利津县财政局农财股股长扈瑞禹
    扈瑞禹小传
    扈瑞禹,1944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利津县财政局农财股股长
。从事财政工作33载,其中从事农税工作10载有余,先后五次被评为
市级优秀会计,山东省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利津县财政局农财股股长扈瑞禹在财政战线上已耕耘了33个春秋
,从事农税工作也十载有余。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他患上了多种
疾病。但怀着为国聚财、为民谋福的强烈愿望,凭着对财税事业的执
着追求,他仍在农税战线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不愧情系农
税一老兵。
    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征收,基础材料是一个关键。为了掌握翔
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他主动争取土管部门的配合,经常带领农税股
的同志们和乡镇财政所的同志们一块骑自行车深入田间地头、扛杆子
、扯皮尺进行实地丈量,有的地段连自行车也骑不进去,只有靠双腿
跋涉。有时到了偏远地段,正逢中午,就和基层同志们一块,啃着凉
馒头喝着凉开水在地头野餐。几年来,经过实地丈量,共核增计税土
地11.6万亩,每年增加收入46万元。
    为改变农业特产税征税面积不够稳定的状况,他深入乡镇和财政
所的同志一道实地调查农业特产品的种植、生产情况,帮助各乡镇建
立健全农业特产税税收档案。为了更直观准确地反映农业特产税源的
分布情况,经反复研究、琢磨,他设计出了“农业特产品种植分布图
”,在重点乡镇试点后在全县加以推广,并制成图版,使人一目了然
,在农税征管中起了很好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错征、漏征及不
必要的纠纷。
    作为一个农税工作者,他深深地认识到:发展经济培植税源是保
证农税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农税干部的神圣职责。近几
年来,他把扶持“两高一优”农业发展,大力开发农特产品,培植新
的税源基地作为工作重点。1994年下半年,他对利津县的土地、淡水
、滩涂、农村劳动力等资源进行了认真分析,又对当时全县“两高一
优”农业的生产状况、布局情况及开发前景进行了详细调查,经过仔
细综合分析论证,他大胆地提出了建立“利津县农业特产税源示范区
”的设想。即从1995年开始到1997年,在全县建成芦笋、淡水养殖、
药材、精细出口蔬菜、林果五个五万亩规模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农
业特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五个巩固、稳定的农业特产税源基地。县政
府召集有关部门对这个设想进行了论证、研究,认为切实可行。于是
从1995年“五个5万亩工程”开始实施,当年就初见成效,比1994年
增收农业特产税46万元。
    在实施这项宏大的工程中,他身体力行,带领股室的同志们对各
基地项目建设在资金筹措、信息提供、生产管理等方面给予了最大限
度的扶持和帮助。征税莫过家门难。然而,在这些事面前,他始终坚
持以教育为主,依法征税,他堂弟在县城办了个日用百货针织商店,
赚了点钱。镇财政所几次到门征收契税,他总是拐弯抹角拖着不缴,
一天晚上,堂弟气冲冲地来到他家,二话没讲便说:“哥你是管税的
,我买房缓缴几天税还不行吗?这点事你就不能和财政所的人说一下
吗?”他毫不犹豫地说:“税法上没有规定当哥的管税,弟弟就可以
拖欠税款这一条”。接着他向堂弟耐心宣传“税收管理条例”,使堂
弟思想终于开了窍,第二天堂弟主动到镇财政所交了税款,办理了契
证。
    经过他和股室同志的共同努力,全县农税征收入库逐年上升,19
95年达到807.2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以上,是分税制前1992
年的3倍。由于工作突出,扈瑞禹先后五次被评为市级优秀会计山东
省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孟繁俭 张岩)
(附图片)
    图为扈瑞禹(右)在和部室同志共同研究农税工作。
      (孟繁俭 摄)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