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6.25
【期号】= 1066
【标题】= 田野上的希望——来自全市粮食生产冠军广饶县李鹊乡的报道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彭建新 孙东军
【专栏】= 十个农业生产单项冠军典型系列报道
【正文】=
 

田野上的希望——来自全市粮食生产冠军广饶县李鹊乡的报道

彭建新 孙东军  (1996.06.25)


<日期>=1996.06.25
<期号>=1066
<标题>=田野上的希望——来自全市粮食生产冠军广饶县李鹊乡的报道
<版次>=01
<版名>=
<作者>=彭建新 孙东军
<专栏>=十个农业生产单项冠军典型系列报道
<正文>=
  田野上的希望
  ——来自全市粮食生产冠军广饶县李鹊乡的报道
  彭建新 孙东军
    种粮有无出息?在李鹊乡我们找到了肯定的答案。李鹊乡继1991
年率先成为黄河三角洲上第一个“吨粮乡”后,粮食生产连年稳定,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当问及其成功之处时,刘云汉乡长告诉我们说,这在于他们适应
农民迫切致富的要求,走上了一条全新的粮食生产之路——效益之路
,在减少投入损耗、降低农业成本上下功夫,在增值上做文章,实现
了农业的投入与产量、效益同步提高,解决了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
,避免了粮食生产的滑坡。
    李鹊乡属井灌区。他们舍得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大投入,全乡
打深水井850眼,使全乡单井覆盖面积控制在30亩。大力发展节水型
农业,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修建了10万米防渗渠道,全乡2.1万亩
粮田灌溉周期缩短到一周左右。
    他们还从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
,健全了以村级服务为基础,乡村相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粮
食生产实现了耕、播、浇、收、脱“五统一”。每到秋种时节,乡里
把全乡近20台链轨车统一调度,统一收费价格,统一标准质量,由包
村干部靠上,对全乡粮田全部深耕22公分至25公分,为粮食增产创造
了条件。
    粮食夺高产,科技唱主调。李鹊乡狠抓科技服务,乡里建起了农
科教培训中心,组织了技术服务队。在这里,小麦精量和半精量播种
,玉米高密度种植,科学配方施肥等技术被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每亩
玉米由种植3000株扩大到5500株以上,产量比原来翻了将近一番,小
麦则由原来每亩播25斤多降到现在12斤左右。在改变耕作制度的同时
,精选配套良种,实施了良种工程,每年引进1—2个良种在玉米良种
示范村赵庄、粮食良种示范村杨庙树样板,然后大面积推广,带动周
围农民普遍运用。
    农业如何实现高产出高效益?李鹊乡抓住被国家科委确定为“北
方高产农区双高一优农业示范区”的机遇,进行积极探索,确立了“
以养促种,以种促养,滚动增值,良性循环”的粮食发展战略,立足
于转化作物秸秆和剩余粮食,实现过腹增值,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
膨胀以肉牛、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围绕粮食加工增值,全乡新上了
12处中型面粉加工厂,50多处面条厂,小麦年加工销售量占全乡总产
量的60%,大部分产品销往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增加产值20%以
上。
    在粮食生产中,李鹊乡认识到一家一户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只能解
决温饱问题,大幅度增加收入,必须发展专业化生产形成规模经济效
益。他们在全乡实行了“双田制”,在保证人均一亩口粮田的基础上
,集中剩余土地鼓励大户承包,把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目前全乡30
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已达45户,初步实现了集约化经营。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