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7.23
【期号】= 1078
【标题】= 加强财源建设 促进我市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版次】= 02
【版名】=
【作者】= 阎君山
【专栏】=
【正文】=
 

加强财源建设 促进我市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阎君山  (1996.07.23)


<日期>=1996.07.23
<期号>=1078
<标题>=加强财源建设 促进我市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版次>=02
<版名>=
<作者>=阎君山
<专栏>=
<正文>=
  加强财源建设 促进我市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市长助理、市财政局局长 阎君山
    199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财源建设的战略方针,市委、
市政府对我市的财源建设也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今后财源建设的总
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总体思路是: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
巩固壮大主导财源,强化基础财源开发,涵养改造现有财源,积极培
植新兴后续财源,调整优化区域财源,逐步形成现有财源、后续财源
、替代财源梯次相连,支柱财源、主体财源和群体财源有机结合的高
效的地方财源体系,确保上交中央任务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具
体工作中坚持四条原则:一是坚持一级财政一级财源的原则。从上到
下分市、县(区)、乡(镇)三个层次加强财源建设。二是坚持梯次
发展财源的原则。每一种财源都要在时间序列上有效更替,及时补充
,保持财源的稳定。三是坚持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四是坚持突出重点
、平衡发展的原则。
    到本世纪末,我市财源建设总的目标是:(1)境内实现的收入
总量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6亿元,
年均递增15%。地方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由现在的19%提高到22%。(
2)围绕财源建设,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财源结构,使一、二、三
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由目前的7.8∶65.8∶26.4调整到8∶52∶40;
提高非公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比重。(3)强化县级财源建设,力
争3个县区财政收入过亿元。
    今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财税工作会议
精神,在抓收入、控支出的同时,不断加快财源建设,围绕以下几方
面开展工作:一、加大农业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双高一优”农业,
稳固和强化农业基础财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
基础。从我市情况看,农业税不仅是县乡财政的一项稳定可靠的收入
,而且是潜力很大的地方财源,特别是农业特产税潜力较大,生长快
。1994年我市征收农业特产税274万元,1995年征收434万元,1996年
上半年征收205万元。为加快农业特产税税源基地建设,市财政局从1
995年开始实施“1520”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农业特产税年征
收额突破1000万元。今年上半年,经过论证,新上10个项目。今年,
我市各级财政部门筹集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重点支持5000立
方蓄水工程,目前工程正在顺利进行,上半年,预算内支农支出3236
万元,投放周转金2680万元,支持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双高一
优”农业示范乡(镇)的建设,农业、畜牧良种工程的实施,同时从
省里争取农业开发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滩涂开发。二、加大技改
投入,巩固和壮大工业支柱财源。实行分税制后,我市工业企业利益
的分配格局有所变化,但发展工业仍然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主渠道
。今年上半年,我们加大了企业技改投入,共投入资金770万元,并
注重调整了一些企业的产品结构,逐步改变税大利小的状况。三、以
亿元县为目标,不断加快县级财源建设。县级是整个财源建设的基础
,只有把县级财源建设搞好,财政状况才能得到根本改善。今年,全
市经济工作会议后,各县区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制定规划和措
施,东营区提出到1997年末,财政收入达到亿元的目标,利津县提出
1998年末达到亿元目标。
    今后,我们一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上级各方面的资金支持、特
别是要协调好省财政关于黄河三角洲示范项目的落实工作;二是集中
资金支持市里的重点项目;三是继续搞好“1520”工程,力争农业特
产税收入有更快的增长;四是依靠资源、依托油田,合理规划,加快
地方工业发展步伐,尽快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扶持开发一批
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五是筹集资金支持油田创办集体企业,发
展第三产业,繁荣我市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通过加强财源建设
,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优化结构,提高科技含
量,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增强我市的经济实力,为黄河
三角洲的繁荣和富强贡献力量。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