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7.28
【期号】= 1081
【标题】= 习题的设计技巧
【版次】= 04
【版名】=
【作者】= 吴增田
【专栏】=
【正文】=
 

习题的设计技巧

吴增田  (1996.07.28)


<日期>=1996.07.28
<期号>=1081
<标题>=习题的设计技巧
<版次>=04
<版名>=
<作者>=吴增田
<专栏>=
<正文>=
    习题的设计技巧
    吴增田
    我在多年的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体会到,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在讲深讲透例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习题。
    (一)习题设计要顾大局,易接受,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
    习题的设计要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即问题的
设计要适度适中,做到既不显而易见,又不高深莫测,才能引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完工程问题进行综合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道
习题。“一个水池有两套水管,单开进水管,2小时注满水池,单开
出水管4小时正好把该水池水放完。现同时打开两套水管,几小时注
满水池?”由于该题形式新颖,学生又有工程问题的知识基础,从而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兴趣。
    (二)习题设计应贴近学生,坡度合适,使学生完成从直观到抽
象的飞跃。
    小学五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主要还是依赖于
直观形象思维。因此在习题设计时,我尽量出一些学生能看得见摸得
着的问题。如在学完正方体、长方体等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后,我设
计了一个演示题:“一个鸡蛋无法计算它的体积,我们把它放入盛水
的器皿中,水位升高了,体积增加了。这时我问学生“水的体积为何
增加?”学生答:“因为水中放入了鸡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很快
明白了水增加的体积就是鸡蛋的体积,从而解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
算方法。
    (三)习题设计要有综合性,培养学生分析和鉴别问题的能力。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典型的抽象思维题。在分类讲授完这部分
内容后,就需要设计一组综合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百分数
部分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某商品原价100元,提价百分之十后又降
价百分之十。现价比原价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还是既没提高也没降低
?”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找出了10%这个分率,它随着量变而质变(
即标准量前后是不同的)。提价10%的标准量是100元;而降价10%
的标准量是110元。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