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9.07
【期号】= 1100
【标题】= 承诺服务  重在落实
【版次】= 01
【版名】=
【作者】= 本报评论员
【专栏】=
【正文】=
 

承诺服务  重在落实

本报评论员  (1996.09.07)


<日期>=1996.09.07
<期号>=1100
<标题>=承诺服务  重在落实
<版次>=01
<版名>=
<作者>=本报评论员
<专栏>=
<正文>=
  承诺服务  重在落实
  本报评论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市自五月中旬市直
机关四个部门率先学习烟台经验、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以来,一石
激起千层浪,很多单位积极效仿,现在仅市直就有30多个单位先后推
行了服务承诺制度,向社会公布了承诺内容、标准、时限及违诺处罚
规定等,这种把切入点选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的做法好,因而受到
社会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目前,我市承诺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无庸讳言,承诺服务开
展不平衡、有些服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还是客观存在的。对承诺
服务,人们在听到称道的同时,有时也看到对能否兑现并长久坚持的
担心,听到偶尔对服务不满意而产生的包怨之声。
    实行承诺制,不是为了图形式,赶时髦,而贵在信守承诺,让广
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兑现好服务承诺
,该是应有之义。
    搞好承诺服务,应首先进一步充分认识实行服务承诺制的重要意
义。发端于烟台市的社会服务承诺制,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的有益探索,是精神文明建设治标又治本、解决实际问题的突破,
对塑造政府机关的公仆形象,密切干群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如此,烟台市的社会服务承诺制一经出
现,便在全国各地产生热烈反响,得到普遍推崇。实行承诺制,各承
诺单位就要端正思想认识,把服务承诺看成是自我约束、自我加压的
有效形式,是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的良好契机。不要认为服
务承诺向社会公布了,就可以顶着这块“金字招牌”得过且过,让承
诺服务流于形式,打了“水漂”。承诺无戏言,一诺值千金,决不能
重承诺轻实践,把郑重的服务承诺变成“空头支票”。
    检验承诺服务工作搞得好不好,不仅要看作出多少承诺,更要看
兑现了多少承诺。所以,搞好承诺服务,好事要办好,还必须有高素
质的职工队伍和过硬的服务措施作保证。承诺服务,不能把服务标准
定在低水平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为此,承诺单位要舍得花大
的功夫,下大的气力,结合各自的实际,对职工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
政治、职业道德、业务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切实抓好职工队伍素
质的提高,以适应承诺服务的需要。承诺能否兑现,服务措施过硬很
关键。所以,要完善保障服务承诺落实的措施,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
的管理运行机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优质高效地兑现服务承诺
。对达不到标准的,对违反承诺制度的人和事,做到不从客观方面寻
理由、推责任,多从主观方面查原因、找差距、不护短、不怕丢面子
和受损失,坚决兑现奖惩,不折不扣地维护承诺制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真正把社会服务承诺制这个好经念好,切实树立起重承诺、守信用
、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