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09.05
【期号】= 1099
【标题】= 绿化盐碱滩 造福一方人——河口区林业局双文明建设纪实
【版次】= 03
【版名】=
【作者】= 李冰 陈继民
【专栏】= 河口区省市文明单位巡礼
【正文】=
 

绿化盐碱滩 造福一方人——河口区林业局双文明建设纪实

李冰 陈继民  (1996.09.05)


<日期>=1996.09.05
<期号>=1099
<标题>=绿化盐碱滩 造福一方人——河口区林业局双文明建设纪实
<版次>=03
<版名>=
<作者>=李冰 陈继民
<专栏>=河口区省市文明单位巡礼
<正文>=
  绿化盐碱滩 造福一方人
  ——河口区林业局双文明建设纪实
    河口区林业局立足河口区实际,大力实施绿色生命工程,带领全
区人民改碱造林,扎实苦干,使河口区的林业生产得到了发展。经济
林、果品产量实现全市人均第一,枣粮间作面积全市第一,成为全市
各县区的排头兵,1994年,达到林业部颁布的平原绿化标准,被全国
绿化委、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河口区林业局因地制宜,重点扶持、培养该区的典型。一是义和
镇梁家村、寿光村,六合乡的西崔村,新户乡的老鸦村等四个村的苹
果典型,二是新户乡的杏行、东鲍进2个村的枣粮间作典型。区、乡
林业部门包技术指导服务,实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促进了科技管
理示范园的迅速建立,带动了全区林果生产的发展。义和镇46个村中
29个村有果园,占全镇的63%。仅梁家村就发展果园1200多亩,达到
人均1亩果。六合乡果园面积达到4000多亩,总产70多万公斤,一举
摘掉了落后的帽子,发了“苹果”财,成了全区的富裕村。
    发展效益林业,就要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该局为了实现科技兴
林的目标,积极引进人才。该局多次邀请山东农业大学、滨州农校的
教授来河口给果农讲授果树的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果树整
形修剪等技术,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果农答疑释难。山农大的顾
曼茹副教授的
  “苹果穴施肥水试验”1993年在该区实施完成,辐射带动果园100
多亩。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本区经济林和枣粮间作的迅速发展,河口区
投资90万元建起了服务于林果生产的龙头——“河口区林果科技服务
中心”和“果业开发服务中心”,上连市场,下带农户,为发展林果
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林果中心负责全区林果科研、技术推广、病虫
测报、病虫检疫、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土肥化验等工作。果业中心
设立了
  “物资供应部、干群果品销售部、技术培训部”;“果树修剪服务
队”、“病虫防治服务队”和“果品包装纸箱厂”。中心共举办各类
培训班200多期,培训果农20000多人次,有45人达到助理农艺师以上
水平,为果农提供优质化肥1900吨,农药300吨,调剂优质苗木480万
株,提供病虫情报100多期,充分发挥林果生产的龙头作用。目前,
河口区已拥有华北最大的人工刺槐林,有华东乃至亚洲最大的天然柽
柳林资源。1995年河口区又投资32万元,在河口区东部建立了“东营
市河口柽柳林场”。林场辖区面积96.8万亩,对河口区的柽柳封育和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附图片)
    (图为河口区林业局长丁水林(右)察看园林生长情况)
                  (李冰 陈继民)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