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6.12.20
【期号】= 1150
【标题】= 董业广黄海救人传佳话
【版次】= 01
【版名】= 要闻
【作者】= 王文元
【专栏】=
【正文】=
 

董业广黄海救人传佳话

王文元  (1996.12.20)


<日期>=1996.12.20
<期号>=1150
<标题>=董业广黄海救人传佳话
<版次>=01
<版名>=要闻
<作者>=王文元
<专栏>=
<正文>=
    董业广黄海救人传佳话
    王文元
    近日,在苏北盐阜大地上,广泛传诵着5名山东渔民奋不顾身、
抢救41名海上遇险的江苏船员和民工的动人事迹。
    这5名冒险救人的山东渔民就是垦利县红光新村鲁垦渔8096号渔
船船主董业广和他的堂兄董业强以及船工张延贵、王风雷、赵庆俊。
    连日来,《人民日报》、《山东工人报》、《射阳报》等报刊大
篇幅连续报道了董业广等人舍己救人的事迹。
    事情是这样的,11月11日傍晚,八、九级大风袭击黄海。江苏省
盐城市射阳港的海面上浪涛冲天。在此捕鱼作业的垦利渔民董业广接
到预报后早已带领船工们驾驶着自己12吨的渔船驶进港湾。可此时,
苏射1289号货船和为该船驳煤的300吨铁驳船被搁浅在海里,滔天巨
浪随时都有吞没他们的危险。盐城市、射阳县立即成立了营救指挥部
,组织搜寻遇险船只的方位,11月12日凌晨终于搜寻到了两只遇险船
只。这时,两艘船上的46名船员已20多个小时没吃没喝了。指挥部组
织几艘大马力船前往营救,都因风大浪急滩浅,没能成功。营救人员
沿岸寻找小船,他们跳上一条又一条小船,不是因船安全系数达不到
,就是船主不肯担风险。营救人员好不容易找到一条渔船,左劝右说
船主总算同意出海。船刚驶出港湾不远,船主怕危险又调转了船头。
任凭救援人员如何劝说,小船也不前进半步。此时,是早晨7点,天
上仍旧乌云密布,海上风浪更大更高。46名同胞生命危在旦夕。指挥
部人员个个心急如焚。这时,董业广得知了海上有险情的消息,他找
到营救指挥部主动要求出海营救。营救指挥部的领导们都被董业广这
种临危不惧的精神所感动。董业广察看风浪后,叫上堂兄董业强,带
领船工张延贵、王风雷、赵庆俊驾驶着自己价值10万多元的新渔船出
海了。岸上的人,有人赞叹,有人摇头,说这山东大汉太鲁莽,拿着
生命和财产当儿戏。
    小船在波峰和浪谷间颠簸前进,只见小木船一会儿被恶浪送上4
米多高的波峰,一会儿又被抛进深深的谷底。小船随时都有被恶浪吞
没的危险。董业广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要紧,救人要紧”。
    他们5人密切配合与风浪搏斗。眼看小船靠近铁驳船了,一个巨
浪打来,把刚靠近铁驳船的小木船又打出老远……一次、二次、三次
……,他们终于靠船成功。船上的人犹如见到救星,感动地直掉眼泪
。但是,由于船小,遇险人员只能上一半。铁驳船上第一批21名民工
顺利登上了小渔船。小船来时艰难,返航时,逆风而行更难行。董业
广这位16岁就在海上捕鱼的鲁北汉子凭借着娴熟的驾船技术和海上行
船的经验,双目凝视前方,双手紧握操纵杆,指挥着其他几名船员密
切配合。小船在波峰浪谷间呈S形前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与风浪拼
搏,终于将21名民工送到了等在航道上的大船上。
    此时,海上风浪更大了,风力将近达到10级。不少人劝董业广不
要再出海了,太危险了。可董业广此时顾不了许多,“救人要紧”,
他招呼其他4名船员调转船头,再次驶进大海。小船象片树叶似的在
波山浪峰上颠簸。突然,巨浪把他们渔船船头左侧一块5米多长的档
板撞坏。董业广一边组织人抢修,一边握紧船舵操纵杆向遇险船一点
点靠去。小船终于又靠上了铁驳船,铁驳船上剩下的20名船员、民工
一个个被接到渔船上。董业广让众人蹲下,用一块大帆布盖上,让众
人揪着,避开大浪袭击。而他自己却站在船尾,紧握船舵操纵杆、谨
慎地躲过一浪又一浪,终将铁驳船上41名船员、民工全部救上岸。41
名船员、民工一上岸,就感激地抱着董业广等5位救命恩人泣不成声

    董业广等5名垦利渔民两次下海,在海上与风浪搏斗了4个半小时
,他们的衣服全被浪打湿了,冻得浑身发抖。人们劝他们快去换衣服
,可董业广听说苏射1289号货船上的5名船员还被困在快沉没的船上
时,又主动第三次出海营救。这时,担任营救指挥部指挥的射阳县副
县长曹友琥,武警盐城市边防队参谋长杨勤中校,射阳县黄沙河镇党
委书记陈必胜也跳上了他们的渔船,但终因风大浪急,无法靠近货船
。他们上岸又研究新的营救计划后第四次冒险出海,四五米高的巨浪
犹如狰狞的猛兽,越来越猛烈地击打着小船,小船随时都有被风浪撕
碎的危险。为了确保船上人员安全,指挥部只好命令小船返航。
    最后,南京军区某部空军派来的直升飞机赶到,将货轮上的5名
船员全部救起。这时,董业广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下。
    11月13日上午九点,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港电厂海天宾馆会议室
里,盐城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葛绍林紧紧握着董业广的手说:“你们
垦利渔民舍己救人,临危不惧,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
学习。是你们给了41名民工和船员的第二次生命,我代表盐城市委、
市政府感谢你们。”董业广这位淳朴的鲁北汉子不好意思地说“这是
我们应该做的”。
    董业广冒险出海、舍己救人的事迹传到家乡后,红光新村的父老
乡亲都为他而自豪,夸赞他为家乡争了光。
    董业广这位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是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下成
长起来的。他不会忘记,小时候在老家东平县时,村里的党、团组织
就经常为自己捐款捐衣。来到垦利后,村党支部书记董在坡把他带在
自己的船上,手把手的教技术。又是村党支部、村委会帮助他贷款购
买了捕鱼船,有了致富门路。他更忘不了,是红光新村的众乡亲帮助
他成了亲;是红光办事处领导腾出一间办公室给他当新房结了婚。董
业广逢人就说:“没有党,没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那有我董业
广的今天”。
    正是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熏陶下,董业广有着博大胸怀,从小团
结友爱,平时,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在红光新村他有个出名的外
号“公家小伙计”,就是夸奖他平时有求必应,乐于助人。每年,一
到了冬季或休鱼期船上了岸,也是董业广最忙的时候。平日里他勤于
钻研,是远近闻名的修理柴油机的能手。全村百多艘渔船,他今天帮
这家修理柴油机,明天帮那家修补船。甭管谁家有事,招呼一声他马
上就到。去年,他带领自家船上的船工去帮助董业奎家修船,在拉船
时,钢丝绳断了,一位船工的腿被打断,董业广自己掏钱为船工治腿
,又耽误了出海捕鱼,一下子就损失一万五千多元。人们记得1991年
风暴潮时,也是他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自家的船帮本村渔民收起了价
值2000多元的渔网……。
    这次,他在江苏冒险出海救人回来,不少亲友问他“业广,人家
给你多少钱?你这船头都碰坏了,修修还不得花一万多元。”董业广
笑笑说:“钱能买着咱去冒生命危险吗?见死不救,那还算人吗?救
出40多条人命,自己受点损失又算个啥”。这就是董业广,他没有豪
言壮语,只有实实在在地为人。
    最近,红光办事处党委,把董业广临危不惧,舍己抢救外地遇险
群众的事迹作为实践垦利精神的典型,号召渔民向董业广学习。学习
他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奉
献精神。
(附图片)
    垦利县委副书记尹文昌到红光新村看望董业广,赞扬他舍己为人
的共产主义精神。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