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


【日期】= 1997.01.13
【期号】= 1163
【标题】= 史口镇经济腾飞的启示
【版次】= 02
【版名】= 公关广告
【作者】= 李在田
【专栏】=
【正文】=
 

史口镇经济腾飞的启示

李在田  (1997.01.13)

   史口镇经济腾飞的启示
    ○李在田
    1996年,史口镇社会总产值达到3.48亿元,人均2210元,比5年
前的1991年分别增长5.6倍和2.7倍。这组跳跃的数字,诗情画意般地
说明史口人民10年艰辛创造的辉煌,所以,说“史口经济腾飞”,毫
无夸张之意。
    史口镇的经济是怎样腾飞的呢?在采访中,镇党委书记张同德、
刘兴文等领导同志,曾扳着手指详细述说“经济腾飞”后面那些1、2
、3……
    毛泽东同志说:“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要有所发现、有所
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鉴于此,透过欣欣向荣的景象,探讨
史口镇经济腾飞的真经,很有必要。
    讲团结,同心干,这是其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小到一个家庭
,大到一个国家,团结至关重要。多年来,史口镇党委、政府“一班
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做表率,当团结
的模范,为广大群众致富创造了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团结就是力
量。这力量就是推动“史口经济腾飞”的基础和动力。
    认准优势,抓住优势做文章,这是其二。任何地方和单位,都有
自己的优势,但有的认得准,有的认得不准。有的人身在宝山不识宝
,自然就认不准自己的优势,那就更谈不上抓住优势做文章了。史口
镇,有发展经济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境内有石化总公司、史口火车
站等大大小小30多个单位。紧紧围绕这么多单位的工作、生产、生活
做文章,就抓住并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史口镇抓住这一优势,围绕油
田等单位的需要研究制定出发展史口经济的战略。在农业生产上,依
靠科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蔬菜生产面积;镇办企业,随着投入不
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由于认准并抓住了优势,支援了油田等单位
的建设,发展了史口经济。
    充分发挥史口人民的特长,顺民心,如民意,这是其三。史口人
民有史以来就有经商的习惯,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比较强,镇党委、
政府通过思想教育,典型引路,帮助群众克服怕富思想,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把他们引导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展商品经济
如鱼得水,如虎添翼。1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史口镇个
体经济在蓬蓬勃勃的向前发展,一年四季,每天拂晓,成群结队的三
轮车、摩托车、自行车、拖拉机、汽车等各种车辆,划破晨空的寂静
,满载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从史口涌向东营、滨洲等地区的各个市场
。他们有卖牛、羊肉的,有卖布匹、服装的、有卖蔬菜的……算得上
是千军万马闯商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另外,还有个体户创办的
瓜子厂、肉联厂、骨粉厂、养鸡场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
    “史口镇经济腾飞”有诸多因素,但更重要的一条,就是探索
出一条成功、宝贵的经验,让德才兼备,致富有方的人挑重担,当带
头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史口镇党委、政府在选人用人观念
上的根本转变。是“史口镇经济腾飞”成功经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返回概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预览 下载记录